妇产科护理管理知多少
2023-4-6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在临床上,妇产科工作相对较为繁琐复杂, 且诸多妇产科疾病的临床风险较大,护理人员一定要发挥自身潜能,提升临床护理效果与护理工作质量。临床上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常采取常规的管理理念,但其主要以制度为中心进行管理,使得护理人员对于管理的依从性较低,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不佳。而柔性管理模式,能有效缓解护理人员心理压力,提升归属感,能充分激发护理人员主观能动性,提升护理质量。那么,妇产科的护理管理有哪些呢?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
⒈加强法制观念,增强护理安全意识
增强法律意识是防范护理纠纷的重要保证,现在人们维权意识日益增强,这就要求护理人员掌握有关法律知识,运用法律维护双方的合法权利和医院的正当权利。
高度的安全意识能使护理缺陷消灭在萌芽状态,是防范护理安全隐患的关键。
⒉增强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加强护患沟通,融洽护患关系
以患者为中心,增强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是防范护理纠纷的基础。
每个患者在住院期间都希望得到护理人员的尊重、帮助和指导。
因此,患者入院时,我们要主动热情接待,发放医患连心卡,主动耐心做好母乳喂养知识和卫生宣教工作,主动巡视,主动帮助、关心、体贴患者。
加强护患沟通,是减少护理纠纷的前提。
我们必须掌握一定的语言沟通技巧和方法,树立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的服务意识。对患者使用鼓励性和安慰性语言。
当然还要掌握正确的护理方法,善用语言沟通技巧,不仅得到患者和家属的配合、理解,并能使之产生安全感、信任感,融洽护患之间的关系,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⒊加强业务技术培训,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水平
注重教育,提高素质 ,鼓励年轻护士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和学历教育,拓宽护士的知识面,吸取国内外先进护理经验,取长补短。
开展了产房24小时值班制,即由工作责任心强、技术水平高的助产士轮流值班,从而加强了产房的技术力量,保障了患者的安全,提高了孕产妇及接生的护理质量。
⒋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各项护理操作规程
❶加强护理管理,完善各项护理工作制度
组织护士学习医院护理管理制度,在实施及落实制度中,护士长要常督促检查,严格管理。
如产房所必需的用品、药品和急救设备要做到“五定”制度。
❷防止弄错新生儿
在多个孕妇同时分娩时,一定要核对新生儿的性别和其母亲的姓名。
对个别多胎生女及其想生儿子又经检查腹中是男孩儿的要特别引起警惕,胎儿生下后(尤其是女孩)一定要给产妇看清性别,实在不行叫孕妇家属换鞋戴口罩到产房证实。
❹严格交接班制度
提前巧分钟到岗接班,对于孕妇、手术、危重患者、新患者及新生儿,一定床头交接。
在分娩后,由专人送产妇及新生儿回病房,亲手把新生儿交给产妇,让其看清手带标记,并详细向病房护士交清产妇及新生儿的情况。
⒌做好详细护理记录
各项记录要准确,及时,简洁清晰,不可涂改、删除或撕毁。护士要将认真观察到的情况如实地详细记录。
总之,通过护理安全隐患的查找,我们理清了工作思路,规范了护理程序。护理人员要以护理安全为契机,以患者满意为服务宗旨,用我们的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去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杜绝护理差错、事故和纠纷的发生,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社旗县人民医院产科 张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