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性流产可以预防吗
2023-4-2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一、什么是复发性流产?
复发性流产具体的定义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确切定义是不同的。目前我国将连续发生3次及3次以上在28周前,胎儿体重不足1000克的胎儿丢失定义为复发性流产,也包括连续发生的生化妊娠。但是出现2次的妇女应高度重视,因为下次妊娠后胚胎的丢失率和发生3次流产的比率相似,40%-80%。按妊娠时段划分:12周前出现的流产称为早期流产,12周至不满28周之间的流产称为晚期流产。
二、复发性流产病因是什么?
目前根据临床统计,流产的原因构成基本有以下几点:
1、胚胎染色体异常占比超50%:夫妻双方任何一个人染色体结构异常均可能造成复发性流产,如染色体易位。胚胎染色体异常。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异常,一般与早期自然流产相关。
2、母体免疫因素:包括自身免疫及同种免疫,自身免疫型分为组织非特异性自身抗体(如抗磷脂抗体、抗核抗体等)、组织特异性自身抗体(如抗精子抗体、抗甲状腺抗体等)。同种免疫型分为固有免疫紊乱(如巨噬细胞功能异常、补体系统异常等)、获得性免疫紊乱(如封闭抗体缺乏等)。
3、血液高凝因素:血栓前状态是一种血液高凝的病理状态,容易过渡到血栓,导致供给胎儿的营养不够充足。主要分为遗传性血栓前状态和获得性血栓前状态。遗传性由各种先天抗凝血因子、抗凝蛋白(蛋白C、蛋白S等)缺陷、遗传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导致。获得性。抗磷脂综合征、获得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以及各种易于导致血液高凝状态的疾病(如病程长且控制不良的高血压病、糖尿病、慢性肾病)等。
4、女性生殖道解剖结构异常:先天性解剖异常。包括单角子宫、双角子宫、弓形子宫、纵隔子宫(可通过宫腔镜下纵隔切除治疗)、双子宫、子宫发育不良、先天性子宫颈机能不足等。获得性解剖异常。包括子宫颈机能不全、黏膜或较大的肌壁间肌瘤、宫腔粘连、反复宫腔操作引起的内膜受损等。
5、内分泌异常:黄体功能不全可在排卵后给予黄体支持。多囊卵巢综合征。常伴有雄激素升高、胰岛素抵抗、肥胖;高泌乳素血症,泌乳素升高,甲状腺疾病,糖代谢异常,高血糖状态会影响胚胎质量,甚至胚胎染色体突变,引起流产。
6、生殖道感染:感染因素只占复发流产很少的一部分,约5%。目前二者相关性尚无定论,临床上主要是指支原体、衣原体、细菌性阴道病和TORCH(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病原体)感染。
7、不良的生活习惯、生活环境、营养素的缺乏等等。那对于不同阶段以上病因的构成比例是不相同的。
三、对于复发性流产,我们可以预防吗?
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1、规律生活:调整作息时间,适当运动,避免熬夜、作息不规律等情况,调整工作状态,避免过大工作压力。
2、合理饮食:食物要易于消化,尤其选食富含各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食品,如蔬菜、水果、豆类等。
3、注意个人卫生:多换衣,勤洗澡。特别要注意阴部清洁,防止病菌感染。衣着应宽大,底裤选择棉质透气型为好。
4、孕前及孕期调整好心态,放下思想包袱,轻松而自信备孕。
5、慎戒房事:对有自然流产病史的孕妇来说,妊娠三个月以内应避免房事。
6、定期做产前检查:妊娠早期就应开始定期进行产前检查,以利医生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并可指导孕期保健。
7、对复发性流产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后给予治疗后妊娠,如必要时的移植前遗传学诊断(PGD)、黄体支持、免疫治疗等,并于孕前及孕期加强治疗及监测。
(河南省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陈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