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节饮食注意事项有哪些
2023-4-13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甲状腺结节,就是甲状腺内的肿块,可随吞咽动作而上下移动,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如甲状腺退行性变、各种炎症、自身免疫病增生、良性腺瘤、恶性肿瘤(癌),可表现为单发多发结节样肿块,甚至会单侧、双侧甲状腺弥漫性肿大伴结节。近年来,随着环境与生活方式的改变,健康查体普及、超声、影像等先进诊断技术的广泛应用,甲状腺结节发现率明显升高,成年人群甲状腺结节发病率高达80%以上。
那么是什么原因引起甲状腺结节的呢?
1、自身免疫
甲状腺结节的发生与自身免疫的紊乱是脱不了干系的。尤其是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时,是很容易并发甲状腺结节的。
2、社会压力
现代人高压的生活,容易引起内分泌的改变和紊乱,特别是女性,由于雌激素和甲状腺关系密切,激素改变会刺激结节的形成。长期的抑郁、高压、紧张、劳累,都会引起甲状腺结节。
3、摄碘过量
碘对甲状腺疾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碘多碘少都会致病。长期进食高碘的海鲜、紫菜、海带等,再加上食物添加的碘盐,就容易引起碘过量,造成结节出现。
4、放射性接触
甲状腺是非常娇气的器官,一旦受到放射性接触,就容易引起甲状腺结节。
5、家族遗传
甲状腺结节与遗传有很大关系,家族中如果有人有此病,其子女患病比率会相对增高。
6、先天性甲状腺素合成障碍:甲状腺素合成过程中某些关键酶的基因突变导致的异常,如碘转运障碍、碘化酪氨酸偶联障碍、脱碘酶缺乏等,可出现甲状腺素合成障碍,甲状腺激素不足,反馈刺激垂体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增多,导致甲状腺肿大,长期病程后可伴有甲状腺结节。
7、环境因素:特异性环境因素(如碘缺乏)可引起甲状腺肿大,同时还会影响甲状腺结节的基因型和表型,在促进甲状腺癌的发展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甲状腺结节患者的饮食原则对患者的病情好转或康复十分的重要,对疾病的治疗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如果不注意饮食,容易给甲状腺结节的治疗增加难度。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注意甲状腺结节的饮食原则呢?甲状腺结节的饮食调理方法如下:
1. 增加蛋白质
甲状腺结节患者,因身体新陈代谢率提高,会消耗过多的能量,因此需要增加热量摄入,维持身体的正常机能。可以通过补充蛋白质,增加蛋白质的量,如新鲜肉类、蛋类、奶制品类食物来补充热量。
2、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忌咖啡、香烟、酒、葱、花椒、辣椒、桂皮等刺激性食物,忌肥腻,油炸食物,如果是高碘引起的甲状腺结节,则避免食用海产品,一般甲状腺出现结节后,就不宜再进食含碘量丰富的食物,如海带、虾皮和紫菜等。
3、多食用增强免疫力的食物
甲状腺结节患者饮食,还可以多吃一些具有增强免疫力,有益食物,如香菇,木耳,红枣、山药,新鲜水果等,增强自身免疫力对抗疾病。
4、多吃软坚散结食物
患者要多吃一些具有消结散肿的食物。甲状腺结节患者的颈部会现明显的颈部肿大,颈部的肿块不仅红肿疼痛,还会导致消化和呼吸困难。患者可以多吃猕猴桃、香菇、赤豆、薏米、大枣等软坚散结的食物以及提高免疫力的食物。
(沈丘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赵依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