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护理常规——平产护理和剖宫产护理
2023-4-1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一、平产护理常规:
1、病区环境安静、舒适,冷暖适宜,空气新鲜,防止对流风。2、护士与产房助产士做好产妇及新生儿的交接,详细阅读病历,了解分娩情况,以利针对性进行观察。3、产妇回病房立即观察生命体征,观察子宫收缩,阴道流血,会阴伤口及膀胱充盈情况。4、鼓励产妇多饮水,多食高蛋白、高能量、高维生素饮食,少食多餐,禁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5、产后3日内每天冲洗会阴2次,会阴部水肿可用50%硫酸镁溶液湿热敷,注意观察恶露气味,颜色及量多少。自然分娩时,妈妈的会阴可能会被撕裂或切开。因为会阴有丰富的血管,良好的血液循环和充足的血液流动,伤口愈合的能力非常强。一般会阴侧切在术后的一周左右就可以愈合。完全恢复大概需要1~3个月。会阴侧切不严重的伤口在术后3~4天就不会痛了,术后7~10天就可以拆线愈合。6、产后6小时不能自行小便者,遵医嘱给予诱导排尿、针刺或导尿。7、保持床单整洁干净,勤更换内衣裤,做好基础护理,鼓励床边多活动。告知产妇及家属,避免产妇单独行动,预防跌倒。8、观察母婴情况,注意保暖,指导正确的哺乳姿势,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鼓励按需哺乳,要求产后24小时内至少让新生儿吸吮8—10次。9、产后实行母婴同室,每日婴儿护理及医疗操作时间不能超过1小时。10、除母乳外禁止给新生儿,吃任何食物或饮料,除非有医学指征。对个别暂时不能采用吸吮方式进行喂养的新生儿,也禁止采用奶瓶和奶嘴,应用小杯或小匙喂母乳。11、教会产妇正确的挤奶姿势,避免发生乳头皲裂、奶胀。
12、出院前,做好新生儿护理及产褥期护理等知识宣教,对母亲进行母乳喂养效果评估,告知母乳喂养热线电话,将产妇信息转交给母乳喂养支持组织,及时准确做好各项护理文件的书写。
二、剖宫产护理常规:
(一)术前:1、告知孕妇手术时间及注意事项,做好心理护理。2、遵医嘱做好术前准备(备皮,配血,普鲁卡因及药物过敏试验)。3、按常规测体温,嘱术前6小时禁食、禁饮。4、遵医嘱上尿管,取下假牙、发卡、首饰、手表等交家属或护士长保管。5、送孕妇入手术室前复听胎心,检查各项术前准备工作是否完善,胎心异常者立即通知医生。6、送孕妇进手术室后,更换床单、被套,铺好麻醉床,备好术后用物。
(二)术后:1、病区环境安静、舒适,冷暖适宜,空气新鲜,防止对流风。2、产妇回室后与手术室护士做好交接,详细查阅病历,了解术中情况及注意事项。3、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遵医嘱做好分级护理。同时观察子宫收缩、阴道流血、腹部切口情况,保持导尿管通畅,观察尿量、颜色及性质,根据医嘱时间保留尿管,记录24小时尿量。观察静脉输液情况,调节输液速度。4、硬膜外麻醉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排气或排便后给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忌糖类、牛奶、豆浆等产气食物,肠功能恢复后可以正常饮食。5、遵医嘱给补液、预防感染、术后镇痛药。6、保持床单整洁干净,勤换内衣裤,每日口腔护理、会阴擦洗两次。7、鼓励早期活动,术后当日鼓励患者勤翻身,次日半卧位或坐位,鼓励患者早离床活动。8、注意保暖及密切观察母婴情况,入室后即刻补做皮肤接触30分钟,指导正确的哺乳姿势,帮助早吸吮、早开奶。9、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鼓励按需哺乳,要求产后24小时内至少让新生儿吸吮8—10次。10、产后实行母婴同室,每日集中婴儿护理及医疗操作时间不能超过1小时。11、除母乳外禁止给新生儿,吃任何食物或饮料,除非有医学指征。对个别暂不能采用吸吮方式进行喂养的新生儿,也禁止采用奶瓶和奶嘴,应用小杯或小匙喂母乳。12、教会产妇正确的挤奶姿势,避免乳头皲裂、奶胀。13、出院前,做好新生儿护理及产褥期护理等知识宣教,对母亲进行母乳喂养效果评估,及时准确做好各项护理文件的书写。
(临颍县人民医院产科 贺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