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炎的症状和预防方法
2023-4-17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每年的10月12日是“世界关节炎日”。设立这个节日目的是要提醒人们,对于关节炎要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防止致残。
关节炎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生活中很多患者都被关节疼痛困扰。我国致残疾病调查数据显示,关节疾病导致的残疾位居第一,远高于心脑血管疾病致残率,而关节疾病致残中类风湿关节炎又居第一,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目前,我国约有500万例风湿关节炎患者,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我国存在知晓率低、就诊率低、治疗率低、致残率高现象。骨关节炎好发于中老年人群,65岁以上人群中有50%以上患有骨关节炎,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
一、什么是关节炎?
关节炎顾名思义就是关节的炎症,是指关节及周围组织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关节表现红、肿、热、痛,以及功能障碍,甚至关节畸形。人的关节就好像汽车的轴承,承担负重的功能。正常的关节表面会有一层非常光滑的软骨,维持关节的良好活动,加上关节本身分泌的润滑液,活动起来就会很顺畅。但随着日常的使用,人的关节就像机器零件一样出现磨损,进而引起关节疾病。
二、关节炎有哪些症状?
1、关节疼痛
是关节炎最主要的表现,不同类型的关节炎可表现出不同的疼痛特点。关节炎的疼痛部位一般很明确,某个关节疼,其他部位不疼。
2、热
由于关节血运特别少,所以正常情况下摸起来就应该是凉的,比其他部位的体温低,这是正常的。如果关节是热的,甚至发烫,那就证明关节产生炎症,需要治疗了。
3、关节肿胀
肿胀是关节炎症的常见表现,也是炎症进展的结果,与关节疼痛的程度不一定相关。
4、关节功能障碍
关节疼痛及炎症引起的关节周围组织水肿,周围肌肉的保护性痉挛和关节结构被破坏,导致关节活动受限。慢性关节炎患者由于长期关节活动受限,可能导致永久性关节功能丧失。
5、体征
不同类型的关节炎体征也不同,可出现红斑、畸形、软组织肿胀、关节红肿、渗液、骨性肿胀、骨擦音、压痛、肌萎缩或肌无力、关节活动范围受限及神经根受压等体征。
三、如何预防关节炎?
1、及早诊断
发现有四肢小关节肿痛、早晨僵硬等情况应及时到医院风湿病专科诊治,不要轻信江湖秘方,或自己滥用药物,延误诊治。
2、避寒保暖
要养成自我保护的意识和习惯,冬天要戴手套,不要用冷水和化学洗涤剂接触患处,避免受凉、疲劳与潮湿。
3、体育锻炼
适当从事体育锻炼,打太极拳、练八段锦、玩健身球、野外郊游等,动静结合。但应注意运动场地及运动器械的安全,避免受伤。
4、其他
女性宜少穿高跟鞋,避免体重过重,减肥可减轻负重关节的压力、增加关节的活动性、防止关节的损伤。
关节炎经过有效且规范的治疗,能够减轻或缓解症状,减少残障发生率,一般无法完全治愈,但多数患者可正常生活,需要长期养护。关节炎多为终生疾病,目前无法完全治愈,部分患者也可以通过手术治疗达到临床治愈,恢复正常活动。
(光山县中医院骨伤科 晏建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