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MR、DR有啥区别,你清楚吗
2023-5-4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随着影像学技术的日益进步,在许多疾病的诊断过程中CT、DR与MR均发挥着极为显著的作用。但部分患者往往会由于对各种诊断设备的不了解而无法选择合适的检查手段,在面对各种检查时候往往不知所措、眼花缭乱,更不知孰高孰低,也不知道这些影像学技术到底有何区别,在疾病诊断中该如何选择,进而对自身疾病的治疗产生影响,不利于维护患者的身体健康。那么 CT、DR 与 MR之间的区别有哪些呢,又应当如何选择诊断方式呐?下面跟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DR概述
DR在临床诊断中通常被认为是数字化X摄影技术的简称,也就是人们所说的X线平片,DR利用放射线对人体进行重叠成像。主要原理是将影像增强管作为载体对透过人体的X线信息进行接收,并经计算机采集后完成数字信号的转换,最后再次进行数字化成像,实现对患者疾病的诊断。DR所呈现出的图像为灰白图像,医生也会以此为依据实现对患者病变部位的有效判断。这一检查方式极为显著的特征就是价格低廉、效率较高且对身体危害性较小。但孕妇在进行DR检查时应当注意,孕妇应当将自己怀孕的情况告知医生而后再进行检查。DR优点:适用范围较广,快捷、价格低。如呼吸科明确是否有肺部病变,骨科用来判断是否骨折、消化科查看是否有肠梗阻等都可以用X光检查。缺点:受制于深浅组织的影像相互重叠和隐藏,有时需要多次多角度拍摄X光片才能看清。
二、CT概述
CT简称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成像,检查与DR检查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均需要借助放射线的帮助。CT是利用放射线,对人体的某一部位进行断层扫描成像,但与DR相比较CT检查的准确性更高。CT可以提供人体被检查部位的完整三维信息,可使器官和结构清楚显影,清楚地显示病变。就像把一片面包切成片来看。优点是可以分层看,经计算后可以显示出更多的组织信息。对密度高的组织显像清晰,对于测量骨性结构之间的距离精确度更高。CT平扫是对患者进行平面扫描,也是一种较为基础的诊断方法,这一扫描方式通常不会对扫描部位做特殊要求,一般情况下患者全身各个部位均可进行。增强扫描较之平扫更为复杂一些,这一扫描方式需要借助造影剂的帮助,因而对造影剂敏感患者应谨慎选择增强扫描诊断方式。应当注意的是增强扫描对于患者的检查部位也具有一定的要求,该检查手段主要被应用在患者心脏、泌尿系统以及胸腹部检查过程当中。CT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可以实现对患者病变部位多层面的扫描,不仅能够对病变部位横断面进行有效观察,也能够对冠状面以及矢状面的图像进行清晰地呈现,对密度高的组织显像清晰,对于测量骨性结构之间的距离精确度高。CTA能清晰地显示血管走向及血管病变,对肿瘤的检查灵敏度明显高于普通X光片。医生可以通过CT扫描对病变部位进行多角度、全方位观察,避免漏诊,提高疾病诊断率,为后续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缺点:CT检查的辐射剂量通常高于单次X光摄影,孕妇检查需提前告知医生。
三、什么是MR
CT很牛,但不是最牛。什么更牛呢?那就是MR。磁共振能看到CT看不到的病灶,可以让医生判断肿瘤的性质。MR在临床上被认为是磁共振的简称。MR这一诊断方式是临床上较为新兴的诊断方法,其主要原理是断层成像,在工作过程中主要通过磁共振现象在人体内实现对电磁信号的获取,最终对人体信息进行重建。MR在临床实践中一直以来被认为在含水量较高组织的检查过程中应用性更强例如肿瘤、创伤等。与CT相比较,MR的特点是精细化程度更高,MR对软组织的分辨率最高,它可以清楚地分辨肌肉、肌腱、筋膜、脂肪等软组织;区分膝关节的半月板,交叉韧带,关节软骨等,子宫的肌层,子宫内膜层;前列腺的肌肉层与腺体层等。因而即便人体内的软组织只发生了极为微小的病变,MR也能够实现对疾病的准确诊断。MR这一诊断方式极为显著的特点就是在保证较高空间分辨率的前提下对患者身体无辐射。在对患者进行 MR检查后医生可通过计算机重建获取患者病变部位多方位以及多平面的图像。且与CT这一诊断方式相比较,MR在颅脑神经、肌肉韧带等疾病诊断过程中效果更为显著。但MR与DR、CT两种诊断方式相比较,价格较高。MR优点:与DR、CT相比对人体无辐射,没有骨性伪影,能多方面、多参数成像,有高度的软组织分辨能力。缺点:检查时间较长,费用相对比较贵。
综上,DR、CT与MR这三种诊断方式都有着各自的优缺点,患者在诊断方式选择过程中应以自身身体实际情况为客观依据,并充分参考医生的专业意见,选择最为适合的诊断方式,实现对疾病的有效诊断。
(上蔡县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 赵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