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的相关知识

2023-5-5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0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尽管宫颈癌对女性健康造成了巨大危害,但仍然有不少女性抱有年轻的侥幸心理,对危害自身健康的不良习惯不以为意。事实上,近年来宫颈癌的发患者群呈年轻化趋势,发病率也明显增高,这警示着各位女性,无论年轻与否,都应对宫颈癌有所了解,并可能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一、宫颈癌的病因:

  1、HPV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病的重要因素,90%以上的宫颈癌伴有高危型的HPV感染,其中我国HPV16及18型感染人数最多,与宫颈癌关系更为密切。

2、自身免疫力低:还与自身免疫力有密切关系,免疫力低的女性对病毒清除能力也低,被病毒感染进展为宫颈癌的可能性越高。可以通过运动、均衡饮食等方式提升自身免疫力,从而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3、不良的生活方式:也是导致宫颈癌的常见原因之一,女性性生活年龄越早、越频繁,患上宫颈癌的可能性越大。另外,长期吸烟这一不良习惯,易使香烟中的致癌物质通过血液循环选择性集中在子宫颈黏液中,会造成宫颈癌的发生。

4、多次妊娠:女性妊娠次数越多,患上宫颈癌的概率就越大。如生育7胎以上的女性比生育1~2胎的女性子宫颈癌的发生率高10倍以上。

二、易患宫颈癌的高危人群?

1、高危型HPV持续感染者。2过早发生性行为的女性。3、多性伴或性伴有多性伴的女性。4、早婚、早孕、多孕、多产的女性。5、个人卫生习惯不好的女性。6、免疫力低下、免疫抑制的女性。7、有子宫癌家族史的女性。8、有子宫颈癌前病变史的女性。

三、宫颈癌的危险“信号”:

 1、阴道不规则出血:非月经期间出现少量阴道出血,或绝经后阴道出血,可能是宫颈癌的早期信号,应及时就医。

2、接触性出血:部分年轻患者,可能在性生活后、妇科检查后、便后出现阴道出血现象,也可能是宫颈癌的早期信号。

3、白带异常:若白带增多、带有血色、稀薄如水样或米汤样、有腥臭味等,可能预示宫颈癌。如果到了晚期,由于组织破溃、坏死或继发感染等,可能有大量脓性或米汤样恶臭白带排出。

4、 腰痛:可能还会出现全身症状,如腰骶部疼痛、下肢浮肿、大小便改变、体重减轻、食欲不振等。

四、如何预防宫颈癌?

(一)接种HPV疫苗:初级预防应始于对9~13岁少女在其进入性活跃期之前接种人乳头状瘤病毒疫苗。目前有三种HPV疫苗:针对HPV-16和HPV-18的二价疫苗,可预防70%的宫颈癌,推荐9~25岁的女性接种;针对HPV-16、HPV-18、HPV-6和HPV-11的四价疫苗,可预防尖锐湿疣和外阴癌,推荐20~45岁的女性接种;针对除上述四种亚型之外还覆盖另外5种高危亚型的九价疫苗,能预防90%的宫颈癌,推荐16~26岁的女性接种。

(二)定期筛查:筛查方式主要有HPV检查、TCT检查、阴道镜检查。

1、HPV检查:把锥形小头的刷子伸到宫颈口里面,在宫颈表面进行旋转刷取宫颈脱落的分泌物进行HPV病毒检测。2、TCT检查:用尖尖的小毛刷在宫颈表面旋转,刷取宫颈的脱落细胞,做宫颈表面脱落细胞活检。3、阴道镜检查:用棉签拭去宫颈及阴道部分的分泌物之后,再对宫颈表皮进行观察。若发现异常,则需在宫颈处取组织进行活检。无论是否接种过HPV疫苗,都建议21~29岁的女性每3年进行一次TCT检查;30~65岁的女性每3年进行一次TCT检查,或每5年进行一次TCT及HPV检查;定期检查结果正常的65岁以上女性,可不必再进行筛查。

(三)预防性干预措施:

1、积极开展性健康教育,进行有效的、针对性强的、形式多样的、医院与社区相结合的健康教育宣传,有效地提高人群对宫颈癌预防知识的认识水平,积极参与宫颈癌的筛查。2、提倡健康的性行为,提倡适龄婚育,大力开展健康生育的宣传;养成良好的性生活习惯等。3、积极治疗子宫颈慢性炎症和宫颈糜烂,宣传及时发现、及时彻底治疗的重要性。4、积极鼓励吸烟人群戒烟,降低发生宫颈癌的风险。还要增强免疫力,均衡饮食、少熬夜、经常锻炼。

(四)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性卫生和经期卫生,避免经期和产褥期同房,减少并杜绝多个性伴侣,都有助于预防宫颈癌。

(濮阳市人民医院妇科 邢培凯)

 

 

 

 

 

 

责任编辑:安笑妍  一校:曲星  二校:徐琳琳 贾佳丽  三校:杨小玉  一审:赵曦  二审:梁如意  终审:郜静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