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过度,小心肌肉溶解

2023-5-6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0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年轻人的压力越来越大,整天忙的不可开交,很少有时间去锻炼身体!偶尔有闲暇去运动,自然不肯轻易罢休,恨不得把一周的运动量都加上,这样做固然痛快,却有很大的健康风险——过度锻炼可能导致肌肉损伤,诱发横纹肌溶解。

横纹肌溶解是一种什么病?

我们人体的肌肉分为三类:心肌、平滑肌和骨骼肌。其中心肌和骨骼肌有明暗相间的横纹,所以又称为横纹肌。横纹肌溶解主要是影响横纹肌细胞膜、膜通道及其能量供应的多种遗传性或获得性疾病导致的横纹肌细胞膜完整性改变,细胞内容物(如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小分子物质等)漏出,就像肌肉溶解掉了一样,随着血液循环,这些物质到达肾脏,把肾脏的小血管堵住了,同时还给心脏和肝脏带来很大的负担。过多的肌红蛋白会在肾脏中积聚,造成急性肾衰竭、代谢性酸中毒。严重者发生昏迷,甚至死亡。

什么原因会引起横纹肌溶解?

横纹肌溶解症通常会发生在短时间、高强度的运动之后。平日里从来不运动或运动量较少的人,突然进行高强度的运动,可能导致横纹肌溶解。另外,肌肉挤压伤、缺血、代谢紊乱(低钾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极端体温(高热、低热)、药物、毒物、自身免疫、感染等也会引起横纹肌溶解。

 

 

横纹肌溶解有什么症状?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最常见的表现就是肌肉疼痛、肌肉无力、肢体肿胀,茶色尿、酱油色尿,严重时可见少尿或无尿,有时还会出现发热、恶心、呕吐的症状。有些严重的横纹肌溶解症患者,若没有及时就医治疗,造成的肾功能衰竭将是不可逆的,甚至会引发猝死。

怀疑发生横纹肌溶解怎么办?

1.多休息少活动,减少肌肉的进一步损伤;

2.多喝水,促进肌红蛋白等代谢废物的排出;

3.症状严重者及时就诊,完善尿常规、尿红细胞形态、心肌酶谱、肌红蛋白、肾功能、电解质等检验,明确诊断,必要时住院治疗。

怎么预防“横纹肌溶解”?

“横纹肌溶解症”固然可怕,但可防可控。我们要重视预防,防患于未然,不要到将来后悔莫及。

1.养成循序渐进的运动习惯,量力而行,不要因为心血来潮突然进行大强度的运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正常成年人每周应进行150—30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或75—150分钟较高强度的有氧运动,或两种强度有氧运动的等效组合。最好分配在5—7天完成。

2.高温情况下必须给自己身体降温;训练前、训练中、训练后,应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电解质,利用自身新陈代谢排除那些堵塞肾脏小血管的物质,让肾脏重新健康运作。

3.如果身体处于感冒、劳累、经期等不适状态下,建议休息,不推荐坚持运动。

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做好计划,循序渐进,一定会“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

(河南省胸科医院 赵桂侠)

 

 

 

 

责任编辑:刘洋  一校:曲星  二校:徐琳琳 贾佳丽  三校:杨小玉  一审:赵曦  二审:梁如意  终审:郜静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