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正确指导儿童使用退热药物
2023-5-6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最近朋友圈被刷屏了,宝妈们热议原来一种国外淘汰近40年的退热药——安乃近,现在竟然还有人在给我们的孩子使用,让人惊叹,让人气愤!因为能产生严重副作用(血液系统损害:粒细胞减少、贫血等),安乃近在国外早已退出历史舞台,然而我们国家却仍有人继续在使用,究其原因不免让人唏嘘。现实中,应该淘汰却仍在使用的药物,并不只有安乃近这一个“典型”。目前临床上除了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其他退热药早已消失。这些药被淘汰,并不是因为效果不好,而是因为副作用大,其中不少药物的危害程度较于安乃近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为什么这些退热药在国外被淘汰了?在不断的循证医学数据出来后,副作用大的药便逐渐被疗效更好,更安全的药物替代。曾经广泛用于退热的阿司匹林、尼美舒利、氨基比林、安乃近、非那西汀就是这样被淘汰的。
(1)阿司匹林与瑞氏综合症:从整个药物史来讲,最初从柳树树皮中提取出来的阿司匹林算得上一个百年好药。它不但具有镇痛、退热、抗炎作用,还具有防止血小板凝集,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作用。目前在某些疾病中,仍有其用武之地。但在镇痛和退热方面,随着后起之秀「布洛芬」的出现,阿司匹林被PK了下去。由于在作用机制上缺乏选择性,阿司匹林可能引起严重的消化道溃疡、胃出血及耳鸣。如果儿童在水痘、流感等病毒感染期间使用它,还会增加罹患瑞氏综合症(Reye Syndrome)的风险。瑞氏综合症是一种少见但非常凶险的疾病,多见于15岁以下的孩子,能造成脑、肝脏等多器官功能损害,救治难度大,死亡率很高。正因如此,美国儿科学会、美国疾控中心、美国公共卫生署和美国FDA均建议:对于不满19岁的患者,不应使用阿司匹林及含阿司匹林的药物来退热。令人欣慰的是,自从医学界发出警告,让孩子们禁用阿司匹林来退烧以后,瑞氏综合征的患者数量已经大大下降了。
(2)尼美舒利与肝损害:同老大哥阿司匹林一样,尼美舒利也以类似的机制,发挥着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曾因退热效果杠杠的,而深得医生喜爱。这个药1997年在我国上市,起初批准的是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热、术后创伤疼痛、慢性关节炎等的治疗。当时由于数据不多,上市时并没有强调适用的患者年龄。随着该药的广泛应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接到了越来越多的,来自各地的不良反应报告。其不良反应报告集中于严重的肝损害,主要见于儿童。于是CFDA 于2011年发文,强制要求药品生产企业,在说明书【儿童用药】下强调:禁止12岁以下儿童使用。并将尼美舒利降为抗炎镇痛的二线用药,也就是说,即便是成人患者,也只能在至少一种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失败的情况下才可以考虑应用。
(3)氨基比林与粒细胞减少/缺乏症:止痛药在19世纪就已经产生,1883年赫希斯特的“安替比林”开了先河。后来,由于能导致恶心、肝损害、粒细胞减少/缺乏等问题,安替比林终被淘汰。氨基比林是在安替比林的基础上开发得来的,解热镇痛作用较强,但引起粒细胞减少的副作用依旧没能有效避免。粒细胞是保护人体免受致病菌侵害的重要保障。如果粒细胞带来的保护作用被人为地击垮,那患者就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这时一点点小病菌就可能给人带来大伤害,甚至可以引起严重感染而导致患者死亡。于是,到了1938年,美国的药品目录中,氨基比林便被抹去了。现行的美国药典、欧洲药典、日本药局方JP16都已经找不到这个药。
(4)安乃近与粒细胞缺乏症:从退热药“全家福”可以看到,安乃近是在氨基比林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理论上讲这种进阶式开发的药品,一般药效会增强,不良反应也降低不少。但安乃近依然具有不低的导致粒细胞缺乏的副作用(1.1%),差不多每百人就会出现一个。进阶药品安乃近,还不够好。1977年,美国FDA基于用药安全的考虑,撤掉了安乃近全部剂型,日本、澳大利亚、伊朗等几个欧盟成员国纷纷效仿。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提供了这样一例死亡病例:12岁正处于花一样年纪的小姑娘,因安乃近所致的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而她最初的疾病,仅仅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这样一个自限性疾病。
(5)非那西汀与肾损害和癌症:1887年发明的非那西汀,当时主要作为止痛药使用。那时瑞士钟表企业的女工们天天盯着精微的钟表难免受头痛折磨,所以她们几乎每天像消费食物那样消费非那西汀。结果,很多人在服药后出现各种健康问题。医生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观察和证实,发现长期服用非那西汀可损害肾脏,甚至诱发癌症,其他可能的不良反应包括发绀及溶血性贫血。最终,1986年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将非那西汀纳入了禁药目录。
纵观退热药的研究史,既是一部光辉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优胜劣汰的血泪史。现代医学制药学界不断淘汰旧药和研发更安全和效果更好的新药,就是在运用科学技术手段,为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医疗水平而努力。然而,我也非常痛心地看到,制药界的这些努力,并没有完全起到作用。“全家福”名单中那些本该被淘汰掉的药物,有的还在光明正大地生产,有些则是换了个马甲继续用。如果真的需要选择的话,我期望大家从此选择拒绝使用此类药!
二、哪些是安全有效的退热药?
拒绝使用不安全的退热药,那该用什么药呢?目前,世界卫生组织、美国食药监局以及医学界一致认可的,用于儿童退热的安全有效的药物便是: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在正常用法用量下,两者都安全。其中,对乙酰氨基酚,商品名叫“泰诺林”,可用于3个月以上的宝宝;布洛芬商品名叫“美林”,可用于6个月以上的宝宝,具体用法用量需根据宝宝的体重等情况科学使用。家长如有不清楚的,请咨询儿科医生和药剂师。
(邓州市人民医院药剂科 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