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狂躁症,你了解吗

2023-5-8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0

狂躁症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精神心理疾病,患者一般会有欣快、情绪高涨、思维奔逸等表现,在狂躁持续一段时间以后,还可能会出现抑郁的表现,易发生双相情感障碍。

那么,你对狂躁症了解多少呢?

一、狂躁症的典型症状有哪些?

1.狂躁症患者在早期的时候会表现为心境过于高涨,即便睡眠时间过少,精力也极为充沛,并且不分场合,随时随地会表达自己的意见,不在乎场合和别人的观点。有些患者则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即便是一些很小的事情也容易发火生气,对于周围人经常性打骂,甚至会有冲动、伤人等粗暴行为。如果惹怒到这类患者,会导致患者出现破坏以及攻击的行为。另外,患者心情时好时坏,长期抑郁,精神不振也是主要表现。

2.患有狂躁症的患者,还会表现为自我评价过高,患者经常不能够正视自己的位置,总是觉得自己的想法和思维都是正确的,不能够听从别人的建议或者意见,经常觉得精力充沛,自命不凡,喜欢夸大其词,口若悬河。

3.狂躁症患者还表现为精神过度兴奋,在短时间内兴趣比较广,涉及的兴趣爱好多,喜欢凑热闹,交往的朋友多,爱打抱不平和管闲事,但是,这些症状往往是短期的,很多患者还会出现妄想症或者性欲亢进,无法自控等。

4.狂躁症患者经常表现出思维飘忽的症状,思维敏捷,对答如流,并且比较风趣幽默,让很多人感觉到轻松和愉快,但是容易暴躁,触发到激怒点的时候,就会出现焦虑情绪,经常引发口角,甚至出现打架等行为。

 二、狂躁症的危害是什么?

1.由于狂躁症患者联想急速,不符合常理,思维大部分是一种不能自抑的虚幻想法,所以容易做出危及别人生命的行为。

2.狂躁症患者的高涨情绪是一种极端的病态症状,主要为精神失常,也可谓病发时精神病,容易产生幻觉,对自己的言行无法掌控。

3.狂躁症患者的自我评价过高,狂躁行为使得他们和周围人群无法融合,失去正常健康的生活和交际,使狂躁症患者的病情越来越恶化,并有可能进一步引发其他心理疾病或神经疾病。

4.心血管疾病:研究表明,狂躁症患者较无病患者发生多种致死性心脏事件的相对危险性高,其中包括心律失常病、卒中患病率、高血压患病率和外周血管疾病患病率。

三、生活中应如何预防狂躁症?

1.减轻压力:包括躁狂症在内的多种精神疾病发作的原因,主要与患者过重的心理以及精神压力有关。如果压力过大没有得到及时释放,人体的精神状态就会出现异常。所以,预防躁狂症首先要保持平和的心态,适当地释放或者是减轻压力。

2.适当运动:生命在于运动,经常性运动不仅有益于身体健康,对人体心理健康也有很大的帮助,经常性运动可以促使人体处于放松状态,尤其是在做各项有氧运动时,会减轻甚至是避免躁狂症的发作。

3.增强体质:狂躁症的发作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而体质不断下降是其高发性因素之一,如果多方面的因素相互促进,会致使人体感觉到身心疲惫,很容易导致狂躁症发作。所以提高自身的抵抗力,保持科学的生活方式,是预防狂躁症发作的根本。

4.注意性格培养:相关研究发现,一些性格过于内向、从小孤僻或者是环境适应能力较差者,更易患上狂躁症,所以,从小养成开朗豁达的性格,能够预防狂躁症的发作。

5.避免遗传因素:一些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子女,患上狂躁症的概率要明显高于正常人群的子女,所以,有家族史的年轻夫妻在要孩子之前,要咨询相关的生育专家,听从专家的指导与建议。尤其是患有狂躁症病史的患者,应在疾病治愈之后再考虑是否要孩子。

(洛阳市第五人民医院精神十四科 程超)

责任编辑:刘洋  一校:曲星  二校:徐琳琳 贾佳丽  三校:杨小玉  一审:赵曦  二审:梁如意  终审:郜静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