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服用中药的副作用有哪些
2023-5-13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目前在我国,越来越多的人追求中药疗法。虽然中药治病有很多优势,但毕竟是药三分毒,长期依靠药物调节,必然会对身体的造成损伤。那么,长期服用中药的副作用有哪些,让我们具体分析一下。
长期服用中药可能有以下副作用
1.肝肾损害
一些中药不适合患者长期服用,可能会损害肝肾,中药虽副作用小,但有些中药有毒副作用。研究发现,一些含有马兜铃酸的药物有肾毒性,伤肾。一些中药也有伤肝的副作用。中药的错误使用会导致肝损害,药物和制剂的固有成分、污染物、掺杂剂、微生物或重金属可致肝损伤。如用药时间长,会导致药物积聚或剂量过大,导致药物中毒。错误使用或不当加工中药,滥用中药等人为因素。中西药不合理联合使用,会导致肝损伤。
2.脾胃功能受损
有些药物长期服用会损伤胃,导致脾胃功能下降,与食物相比,药物相对更难消化吸收,尤其是具有攻击性或重口味的黏腻药物。如熟地虽可补血但性质黏腻有碍消化,凡脘腹胀痛、食少便溏者忌服。服用此类药物会增加脾胃的负担,久而久之会削弱脾胃的消化功能。
3.影响消化系统功能
长期服用中药对身体有一定的副作用,例如,它可能会影响身体的消化系统功能,导致食欲下降、胃肠动力下降、腹胀、腹胀、四肢无力等,还可能容易引起缺钙,骨质疏松症等。中药的某些成分与钙离子形成络合物,影响钙的吸收。长期可能会出现骨质疏松症和骨痛。
此外,长期服用中药还可影响铁吸收,缺铁性贫血等,长期服用中药的患者,建议定期复查血常规等。
4.引起高血压
导致高血压是一些中药常见的副作用,有些药物会影响神经功能或循环功能,使用时有引起高血压的可能。常见有麻黄,麻黄是常用的感冒药,但其含有麻黄碱,可起到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使用时会导致高血压升高。另外还有一定的肝毒性。所以高血压和青光眼患者要慎用。
注意事项
1. 避免饮酒
酒精进入人体后,被血液输送至肝脏,肝脏中的乙醇脱氢酶使乙醇转化成乙醛,在酶的作用下转化成醋酸,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如果在服用中药的同时大量饮酒,肝脏就不能集中吸收药材中的营养成分,导致药效明显下降。而且,酒精若与某种中药发生相互作用,有可能引起人的中毒反应,带来生命危险。
2. 不饮浓茶
服用中药时注意不要饮浓茶,因为茶中含有鞣酸,浓茶中鞣酸的含量更为丰富。一边服用中药一边饮浓茶,会大大降低中药的疗效。如果生活中有饮茶的习惯,建议服用完中药两个小时后再饮茶。
3. 虚实不分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虚”,不虚者不宜补,即使是有虚,也分为气虚、血虚、阳虚、阴虚。人体器官也可有心虚、肺虚、肝虚、脾虚、肾虚等不同。使用中药时要辨证施治,因人而异,切不可盲目跟风。
若因病情需要调理身体,中药也可以长期服用,中药只要使用合理,一般副作用很少。但是,如果没有对症使用或过度应用,就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应该引起注意。所以人们在服用补充剂之前应先咨询专业医生,合理使用中药,才能使身体受益。
(宜阳县中医院药剂科 水江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