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期的护理与保健
2023-5-16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女性产褥期是女性生理变化中最关键的一个时期,若没有做好这一阶段的护理与保健工作,极易引起不良后果,因此女性产褥期的护理与保健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下面来聊聊相关护理知识吧……
一、基础护理:产后需密切监测妈妈的各项生命体征,观察阴道出血、子宫收缩情况等。观察是否存在肠道损伤,若发现有异常,需及时向医生汇报,采取有效措施。观察子宫收缩情况,可进行子宫按摩,必要时可注射子宫收缩类药物。尽早进行母乳喂养。
二、饮食护理:母乳中含有宝宝所需全部营养成分,且适合宝宝吸收,是6个月前最天然理想食物。同时通过母乳喂养可增进妈妈与宝宝之间的情感交流,提升宝宝的智力水平,还对妈妈体型的恢复及身体健康也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指导尽早吮吸,母婴同室,根据宝宝的需求进行母乳喂养。应指导妈妈学会正确的母乳喂养方法,自身营养摄入应均衡充足,保持充足的休息时间及心情舒畅。摄入高营养、充足热量的食物,忌食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水分摄入充足。
三、心理护理:应营造一个舒适安静的休息环境,使孕妈能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同时在此阶段还需照顾孕妈的心理,根据其心理情绪进行适当及时的疏导,并通过相互交流沟通了解其的内心需求,对其进行安慰与鼓励,使其心情愉快。并指导母乳喂养,增强信心,充分感受做妈妈的快乐。
四、会阴护理:分娩后会阴部切口部位可能存在渗血、水肿、血肿情况,可使用50%硫酸镁进行热敷,或使用远红外灯进行照射,每天消毒处理1—2次,要保证会阴处处于干燥状态。
五、恶露护理:每天同一时间测量宫底高度,了解子宫的复旧、恢复情况,同时还要观察每日恶露的情况,如恶露量、颜色、具体性状等。一般情况下会在3—5天好转,约2周后消失,需依据个人情况。正常恶露带有血腥味、无臭味,若出现腐臭味,同时伴有子宫压痛的情况,需考虑是否发生感染,并尽快进行抗感染药物控制。
六、乳房护理:母婴同室,指导尽早进行母乳喂养,根据宝宝的需求而定,一般首次喂养时间应在产后半小时左右。刚开始泌乳较少,可让宝宝进行吮吸,促进乳汁分泌。喂养前先洗手,并使用温开水清洗乳头,喂养中应该选择最舒适的方式,让宝宝将一侧乳房吸空后再吸另一侧。乳头和部分乳晕放在宝宝口中,妈妈将乳房扶住,防止宝宝鼻孔被乳房堵住影响呼吸。
七、产后卫生清洁:产后皮肤排泄功能较强,较易出汗。尤其是在刚睡醒时,这是妈妈产后排泄水分的一种方式,常称之为褥汗,不需进行治疗,产后数天自行消失,但这一时期应经常使用温水进行清洁,清洗后立即使用干毛巾擦干,防止受凉。经常洗澡更换衣物,保证身体干净、干燥。室内温度与湿度应适宜,保证空气清新,穿着合适衣服,室内温度不可过高,防止中暑。每日饭前便后应勤洗手,使用专用生活用具,避免出现交叉感染。
八、保健指导:适当运动注意休息,保证有充足睡眠,有效缓解身体疲劳,加快恢复。同时还应根据孕妈身体情况,指导并鼓励尽早下床活动,防止出现并发症,如下肢静脉血栓、便秘等。还可指导做保健操,促进腹壁、盆底肌肉尽早恢复张力防止发生肠道粘连、尿失禁等。
九、营养摄入:饮食是营养摄入的主要来源,主要是食用高蛋白、低脂肪、高维生素、富含铁剂食物、每日热量摄入应保持在2700千-2800千卡,蛋白质摄入量100g,在保证热量摄入充足的基础上,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保证牛奶、蔬菜、鱼、蛋等的摄入。在哺乳期还应食用汤类,如鱼汤、排骨汤、鸡汤等增加乳汁分泌。
十、产后检查:分为两部分,在出院后3日、14日、28日分别由社区保健人员进行产后随访,重点是了解妈妈和宝宝的身体情况。了解妈妈的睡眠及饮食情况是否良好,对乳房的情况进行检查、观察子宫的恢复情况、了解会阴切口、腹部切口的情况,同时还需对妈妈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解,并给予及时的心理疏导,告知其在产后42d到医院进行复诊。
(临颍县人民医院产科 孙好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