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致伤后的狂犬病预防处置

2023-5-13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0

生活中我们有很多被动物伤到的情况,大部分人认为被抓伤不出血就不需要管,这种认知是非常片面的,本文带大家系统的了解一下狂犬病如何预防处置。

  本文带着大家系统全面的了解一下这个病死率最高的传染病。

1.什么是狂犬病

狂犬病(rabies)是由狂犬病病毒属(lyssavirus)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病。潜伏期从5天至数年,通常1~3个月,此时期内无任何诊断方法,一旦发病,病死率几乎100%,暴露后处置是暴露后预防狂犬病的唯一有效手段。

2.哪些动物致伤可以传染狂犬病?

所有的哺乳动物都可患狂犬病。犬、猫、蝙蝠是高风险动物,猪、马、牛、羊、骆驼等家畜为中风险动物,小型啮齿类和兔形目动物为低风险动物。禽类、鱼类、昆虫类、爬行类(如蜥蜴、蛇、龟鳖)等不属于哺乳动物,不会感染和传播狂犬病。

3.狂犬病的感染途径有哪些

  狂犬病主要经直接接触传播,常见的感染方式有被发病动物咬伤、抓伤,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接触发病动物的唾液和分泌物;解剖、宰杀、剥皮狂犬病动物偶尔也会造成感染;而食用死于狂犬病的动物的生肉而感染罕见,彻底煮熟的动物肉和巴氏消毒过的奶,不会传播狂犬病。人传人仅发现于移植狂犬病病例器官的病例。

4.伤口暴露的分级和处置方法

  Ⅰ级暴露

  接触方式:完好的皮肤接触动物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

  处理流程:清洗暴露部位,无需进行其他医学处理

  Ⅱ级暴露

  接触方式:符合以下情况之一:(1)无明显出血的咬伤、抓伤;(2)无明显出血的伤口或已闭合但未完全愈合的伤口接触动物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

  处理流程:(1)处理伤口c;(2)接种狂犬病疫苗;(3)存在严重免疫功能缺陷等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时,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4)破伤风低风险:按照破伤风清洁伤口给予免疫接种。

  注意:肉眼看不见出血的伤痕,受伤当时用酒精擦拭暴露处,如有疼痛感,则表明皮肤存在破损。

  Ⅲ级暴露

  接触方式:符合以下情况之一:(1)穿透性的皮肤咬伤或抓伤,临床表现为明显出血;(2)尚未闭合的伤口或黏膜接触动物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3)暴露于蝙蝠。

  处理流程:(1)处理伤口;(2)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3)接种狂犬病疫苗;(4)破伤风高风险:按照破伤风不洁/污染伤口给予免疫接种。

注意:发生在头、面、颈部、手部和外生殖器的咬伤属于Ⅲ级暴露。

5.再次暴露后的处置

  对既往进行过暴露前预防或者暴露后预防处置的病例,以及至少注射过2剂细胞培养狂犬病疫苗的病例进行的处理暴露后预防处置均按照再次暴露后预防处置进行。

  1.伤口处理:任何一次暴露后均应及时进行规范的伤口处理。

  2.疫苗接种:根据具体时间及情况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按需接种疫苗。

(焦作市中医院急诊科 范远)

责任编辑:星星  一校:曲星  二校:徐琳琳 贾佳丽  三校:杨小玉  一审:赵曦  二审:梁如意  终审:郜静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