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患者的术后复查管理
2023-5-4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很多患者认为甲状腺癌做完手术就万事大吉了,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不是的,虽然甲状腺癌相较其他恶性肿瘤,总体预后较好,但是,它同样具有恶性肿瘤的普遍特征,存在复发以及转移的风险,部分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临床上,超过90%的甲状腺癌为分化型甲状腺癌,主要包括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其他类型的甲状腺癌较为少见。那么,该如何进行科学术后复查管理呢?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
一、定期复查
所有的甲状腺癌患者均需要随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项目:
01 甲状腺功能
甲状腺癌术后常规一个月需复查甲功一次,以评估TSH(促甲状腺激素) 水平,调整服用甲状腺素片的剂量。
对于甲状腺全切及碘131治疗后的患者还需要关注Tg(甲状腺球蛋白)和Tg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的变化趋势,如果血清中Tg或TgAb持续升高,可能提示有腺体或病灶的残留、肿瘤复发等。
02:彩超
颈部超声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早期发现复发和转移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建议术后6个月首次复查颈部超声,之后无病生存者,每6-12月一次,如果是复发风险较低的患者,可以适当延长超声复查的时间。
03 其他影像学
对于超声无法完全探及的部位,以及Tg或TgAb持续升高但超声未见明确转移灶时,可行颈部增强CT或MRI寻找颈部复发病灶,同时进行胸部CT检查,查看是否存在远处转移。
二、定时规律服药,适度调整剂量。
关于左甲状腺素片(常用的有优甲乐、雷替斯)的服用,只有病理证实为分化型甲状腺癌(DTC, 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或滤泡癌)的患者需要服用比生理替代剂量更多的药量,以抑制垂体释放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一般至少5—10年,进而降低患者术后疾病复发、转移的风险(专业上称为内分泌抑制治疗)。
其余患者均只需要服用生理需要量,确保甲状腺功能指标在正常范围即可。
尽管甲状腺功能包含T3,T4,Tg,TgAb,TPOAb等,促甲状腺激素(TSH)指标是主要参考项目,如果TSH指标不合适,则需要逐步调整药量,调整之后,TSH指标最短在4周左右可以达到平衡,因此临床医生一般要求患者在改变药量后4-6周复查。
当指标合适之后,药量维持不变,术后一年内的患者间隔2-3月复查,术后两年内间隔3-6月,术后五年内间隔6-12月复查。
DTC术后一年内主要根据患者的病理结果来确定复发风险高危、中危、低危,其分别对应的TSH目标范围为<0.1 mU/L, 0.1-0.5 mU/L, 0.5-2 mU/L。如果是DTC术后超过一年则主要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来判断TSH目标范围,对于恢复良好的甲状腺全切患者(影像学检查阴性,Tg<0.2 ug/L,复发率在1%—4%)可以将TSH放宽到0.5-2 mU/L,不需要像术后一年内那样控制严格。
疗效不确切的患者Tg<1 ug/L,复发率在15%—20%,TSH目标范围为0.1-0.5 mU/L。但对于可疑复发的患者则要严格控制TSH<0.1 mU/L,此类患者有大概率复发或者疾病长期持续,需要根据医生指导进一步治疗。
同时用药副作用也是DTC术后超过一年的患者服用左甲状腺素片的考虑因素,患者如果超过60岁、有甲亢症状、有心脏病或有骨质疏松等均需要酌情减药,放宽TSH目标范围。
总之,甲状腺术后患者要遵医嘱定期随访复查,必要时进一步治疗,避免疾病复发被遗漏。不要以为手术做完就没事了或者不重视,其实良好的术后复查管理才是甲状腺术后患者长期健康管理的重要部分。
(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 牛领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