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老人不得不面对的疾病

2023-5-13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0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也会面临越来越多的老年疾病。骨科医生需要面对越来越多的肌肉骨骼系统的退行性疾病,对于老年患者及其家庭影响更大的是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严重的后果就是很容易发生骨折,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老年人不得不面对的这个疾病——骨质疏松。

一、骨质疏松症的病因

骨质疏松症不是单一病因的疾病,它是由遗传、激素(性激素、糖皮质激素等等)和营养(钙)等因素相互影响下的复杂结果。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人类的骨量在儿童期和青年期不断上升,在30岁左右达到顶峰,此时骨的强度最大、抗压性最强。随着年龄增长,骨状态逐渐变差,骨质开始丢失,骨骼的强度和密度开始下降。因此,高龄人群患病率更高。绝经后的妇女易发生骨质疏松,是因绝经后雌激素缺乏,导致骨组织结构变化、骨量减少。

骨质疏松的几个临床表现

1.骨折

这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往往受力较小,轻微外力即可造成骨折

2.疼痛

以腰背痛多见,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弯腰、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

3.身长缩短、驼背

身长缩短和驼背多数是在疼痛发生后出现,这是由于骨质疏松后,椎体受到压缩,进而变形所导致。

4.呼吸功能下降

由于骨质疏松后,患者的胸、腰椎出现压缩性骨折,进而导致胸廓发生畸形,患者会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二、老年人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1.补充钙元素

注意饮食健康、合理补钙是最有效的方法。在没有出现明显的骨质疏松前,及时补给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建议每天饮食中摄入足量富含蛋白质、钙的食物,如牛奶、虾皮、鸡蛋、豆制品、鱼肉等。

2.多晒太阳

补钙不是预防骨质疏松的唯一因素,维生素D可促进钙吸收,对于预防骨质疏松也起着重要作用。要想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就要适当晒太阳。紫外线可以促进皮肤细胞合成维生素D,可以测血液中维生素D水平,需要时及时口服补剂补充。

3.适量运动

老年人适当运动能强筋健骨。能有效促进全身血液循环,肌肉在收缩与扩张中能有效刺激骨骼,促进骨质形成,降低骨量流失,在一定程度上减缓骨质疏松进展。可选择太极拳、慢跑等运动方式。

4.预防摔倒

老年人即便没有骨质疏松,生活中也应注意避免摔倒。假如身患骨质疏松,老年患者的疼痛会更加剧烈,治疗也会增加难度。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避免受伤的意识。

5.及时检查骨质密度

老年女性(尤其是绝经后女性)和男性进行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查。

 

(商丘市梁园区中医医院骨科 王铭卿)

责任编辑:星星  一校:曲星  二校:徐琳琳 贾佳丽  三校:杨小玉  一审:赵曦  二审:梁如意  终审:郜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