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习惯入手 降低心肌病患病风险

2023-5-24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0

心肌病是指除外心脏瓣膜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等以外的心肌结构和功能异常,伴有心脏功能障碍,最终可导致重度心力衰竭、房性或室性心律失常或栓塞,临床可分为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型心肌病和未定型心肌病。根据我国统计的数据显示,在住院患者中,心肌病占心血管疾病总数的0.6%~4.3%,且有上升的趋势。在老年人中,心肌病的发病率也日益提高。为了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种疾病,从而降低患病风险,本文将重点介绍如何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预防心肌病,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控制情绪和压力等方面的建议。让我们一起关注心肌病,采取积极的生活方式改变,降低患病风险,保持健康的心脏。

一、合理饮食

1.控制热量摄入:保持健康的体重对于心脏健康至关重要。过多的热量会导致肥胖,从而增加心脏的负担。建议选择低脂、低糖、高纤维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和瘦肉。

2.减少盐分摄入:高盐饮食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建议每天的盐分摄入量不超过6克。

3.限制饮酒:饮酒会使血压升高,并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如果必须饮酒,应限制在每天一到两杯。

4.多喝水: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保持正常的血液浓度,减少心脏负担。

二、适量运动

1.持之以恒:定期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心脏的泵血能力。

2.合理强度:运动的强度要适中,既不能过于激烈,以免对心脏造成负担,也不能过于轻松,以免达不到锻炼效果。

3.注意节奏:运动时要保持稳定的节奏,避免突然加速或突然停止,以免引起心律失常。

4.避免久坐:长时间久坐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每小时起身活动一次,可以减少久坐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

1.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每晚应保持7~8小时的睡眠时间,以保证身体和心脏得到充分的休息。

2.避免熬夜:熬夜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影响心脏的正常节律,应尽量避免。

3.睡前放松:睡前可进行冥想、深呼吸等放松活动,有助于降低血压和心率,缓解心脏压力。

四、控制情绪和压力

1.调整心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有助于降低心脏负担。

2.寻找放松方式:如听音乐、绘画、阅读等,以缓解压力和紧张情绪。

3.学会沟通:与家人和朋友多沟通,倾诉内心的压力和烦恼,有助于释放情绪,减轻心脏负担。

4.规律作息: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有助于调整生物钟,缓解压力和疲劳。

五、戒烟限酒

1.戒烟:吸烟会损害心脏血管和心脏肌肉,增加患心肌病的风险。戒烟是预防心肌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2.限酒:过量饮酒会使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建议男性每天的饮酒量不超过两杯,女性不超过一杯。

六、定期体检

1.定期检查:每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检,以及必要的心理检查,有助于及早发现并治疗潜在的心脏问题。

2.监测血压和心率:平时可自行监测血压和心率,以了解心脏的健康状况。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3.注意身体信号:如出现气短、胸痛、水肿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并治疗心肌病等心脏问题。

4.保持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与心脏健康密切相关。通过心理咨询、压力管理等方法保持心理健康,有助于预防心肌病的发生。

5.坚持规律作息: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有助于调整生物钟,缓解压力和疲劳。规律地作息还能维持内分泌稳定,有利于心血管健康。

总之,预防心肌病需要从生活各方面入手,注重饮食、运动、睡眠等方面的调整和改变。同时要学会控制情绪和压力,保持乐观积极地心态。定期体检是预防和早期发现心肌病的关键步骤,有助于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的心脏问题。只有综合实施这些措施,才能有效降低心肌病的患病风险。

 

(永城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四病区 万玲)

责任编辑:星星  一校:曲星  二校:徐琳琳 贾佳丽  三校:杨小玉  一审:赵曦  二审:梁如意  终审:郜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