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疾病检查,该如何选择CT和磁共振
2023-6-5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一、什么是磁共振、CT检查?
CT即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影像学检查,CT是X线球管和探测器是环绕人体某一部位旋转,做人体横断面的扫描成像,其他方位的图像均为计算机重建图像,就好像把一个西瓜切成很多片来看。CT有平扫、对比增强检查、能谱检查及图像处理技术。常规的平扫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对身体某个部位的扫描。CT增强检查一般适用于临床疾病的进一步诊断。磁共振是把人体放置在一个强大的磁场中,利用外加磁场改变水质子周围电子的自旋方向,然后通过这个原理产生的多方位、多角度、多序列质子成像。磁共振一般分为平扫与血管成像,根据检查目的不同需求进行选择。检查用时间相对较长,一般一个部位需要10分钟左右。磁共振和CT相比,磁共振具有无辐射损伤、软组织分辨力高、多参数成像等。磁共振检查的优势在于呈现的影像更具有准确性,能发现CT检查发现不到的微小病变。同时磁共振检查获取人体组织器官信息更加全面。另外,两者的价格不同,CT的价格比较便宜,而磁共振的价格相对较高。
二、不同疾病该如何选择CT和磁共振检查呢?
不同疾病的检查过程中,CT检查与磁共振检查的适用范围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一步选择更适合的检查方式。
1、CT检查具有针对性,也就是对人体密度高的组织器官显像更加清晰,比如骨外伤、腰椎疾病、胸部病变等诊断中价值较高。但X射线对人体软组织的分辨率不高,无法实现对功能性疾病的准确诊断,根据患者的疾病情况,建议核磁共振检查。
2、颅脑、垂体、脊髓等软组织的检查,磁共振成像则比CT检查更具有诊断价值,由于磁共振检查更加全面,能实现对神经和软组织的清晰显像。磁共振检查细致更是这类检查的一大优势,能及时发现人体组织存在的微小病变,但患者在接受检查时要注意将佩戴的所有首饰摘除,而体内有金属异物存留、安装起搏器的人群磁共振检查并不适用。
3、适用于CT检查的各类疾病。
(1)神经系统疾病:比如脑梗死、颅脑外伤、脑部肿瘤等CT检查属于首选检查方式。医生在判断患者的脑内神经情况时,借助CT成像发现患者脑内血肿、挫伤程度,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做进一步诊断。同时,借助CT检查还能进一步分辨患者究竟是高血压脑出血还是动脉瘤疾病,更能提高临床诊断水平。
(2)心血管疾病:CT 检查对人体心脏器官的情况显像清晰,尤其是心包积液、主动脉夹层、心包肿瘤等疾病,医生借助检查结果更有利于临床诊断,CT检查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定性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3)胸腹部病变:对人体肺部病变检查时,通过CT了解患者肺部纵隔内的病灶进一步观察是否存在肿瘤组织、淋巴结,还能判断患者的患病程度。CT检查对人体脏器的情况比如胆囊、肝脏、肾脏等的诊断更具有临床价值,更有利于医生对腹部器官中的病变情况进行了解
盆腔脏器:在临床诊断直肠肿瘤时,通常选择CT检查。
(4)骨与关节:与一般的X射线相比,CT对骨头肌肉病变的检查准确率更高,更能实现对复杂的骨与关节细致检查,比如胸锁关节、脊椎。
(5)肝脏病变:利用CT检查成像,能够进一步了解患者肝脏内的具体情况,而对于肝脏疾病的患者而言,在接受治疗期间,通过CT检查更能够了解患者疾病的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适用于磁共振检查的疾病
与CT检查相比,磁共振检查更适应人体软组织病变。对于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的检查,磁共振能够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颅脑肿瘤、脑内血管病变、颅脑外伤等情况。
(1)新生儿疾病:首选超声或磁共振,一般不选CT。
(2)代谢性脑病:糖尿病脑病、肝性脑病、脑白质病变或轻微异常者,首选磁共振。
(3)感染:怀疑感染性脑膜炎、硬脊膜炎等,请选择磁共振+增强。 (4)脑发育畸形者:首选磁共振。
(5)神经痛:怀疑三叉神经疼痛、舌咽神经痛、面听神经等后组颅神经病变者,选择磁共振+相应颅神经检查。
(6)突然四肢瘫或下肢瘫:首选脊椎磁共振+脊髓血管成像。
(7)乳腺疾病:选择磁共振平扫+动态增强。磁共振检查结果是医生制定外科手术方案的重要凭证
(8)五官科室内:通过磁共振检查能对鼻窦炎、眼眶内血管病、眼眶内炎症等疾病有很好的诊断效果。磁共振检查更多的被应用在疾病的诊断中,有利于医生进步判断患者的疾病程度,比如心血管肿瘤、肺部畸形、乳腺炎症。
综上所述,磁共振与CT是医学上较为常见的两种检查方式,针对不同的疾病,要选择不同的检查方式,两种检查方式各有优缺点,需要具体情况具体选择。
(上蔡县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 孟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