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病理诊断术语的相关知识

2023-6-14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0

很多患者在做病理检查后,除了等待结果时的焦急心情外,看到诊断结果更会一头雾水不知道自己的病是否严重。

其实这和病理科的工作性质有关,首先病理学是研究人体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生机制、发展规律以及疾病过程中机体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变化和病变转归的一门基础医学科学,一直被视为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病理科出具的病理报告,是运用多种病理技术,由病理医师综合分析,作出的诊断报告文书。除了是重要医疗文件外,更是病理医师与临床医师沟通的“桥梁”,所以一般人看到病理诊断术语很难完全理解。

以下就是病理报告中常见的诊断术语:

反应性改变、炎症:是人体组织对各种损伤所发生的防御反应。造成机体损伤的种类很多,物理的机械刺激、化学物损伤以及最常见的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造成的感染性损伤,这类病变在病因去除后大多能痊愈。但也有些炎症能引起全身症状,造成不良的预后,如胰腺炎、结核肉芽肿、坏死性肠炎等;有些自身免疫性炎症可能会终身服药,如狼疮、类风湿、干燥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

肿瘤是机体的细胞异常增殖形成的新生物,常表现为机体局部的异常组织肿块。 良性肿瘤一般是在原有组织类型的名称后面加一个"瘤”字,如平滑肌的良性肿瘤称为平滑肌瘤、脂肪的良性肿瘤叫脂肪瘤、乳腺纤维腺瘤等。良性肿瘤一般情况生长缓慢,肿瘤完整切除能够治愈;但也有少部分肿瘤,虽然以瘤命名却为恶行肿瘤,如淋巴瘤、黑色素瘤、各种母细胞瘤、生殖细胞瘤,这类肿瘤需要咨询专科医生积极治疗。

恶性肿瘤生长迅速,浸润并破坏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还可发生转移,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命名为癌,间叶组织恶性肿瘤命名为肉瘤,如平滑肌肉瘤、纤维肉瘤等;同时具有癌和肉瘤两种成分的恶性肿瘤,称为癌肉瘤;还有一些肿瘤虽然以病命名,但也为恶性,如白血病。恶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严重,预后较差,需要积极治疗,有些恶性肿瘤经过规范治疗可以长期存活或治愈。应当强调在病理学上,癌是指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我们平常所谓“癌症“ , 泛指所有恶性肿瘤。

原位癌,通常用于上皮的病变,指异型增生的细胞在形态和生物学特性上与癌细胞相同,常累及上皮的全层,但没有突破基底膜向下浸润,如子宫颈、食管、膀胱等处。及时发现和治疗原位癌,可防止其发展为浸润性癌,是肿瘤防治的一个重要方法。目前,较多使用上皮内瘤变(低级别、高级别),这一术语来描述上皮的异型增生、原位癌。对于上述的这类病变也要积极治疗,并且长期随访。

交界性肿瘤、中间性肿瘤、恶性潜能肿瘤这些肿瘤组织形态和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性及恶性之间,如:最常见的如卵巢交界性肿瘤、恶性潜能未定的平滑肌瘤、侵袭性纤维瘤,这类型肿瘤有发展为恶性的倾向,其恶性潜能目前尚难以确定,有待通过长时间研究进一步了解其生物学行为,所以也要积极治疗或长时间观察随访。

癌前疾病或病变:某些疾病虽然本身不是恶性肿瘤但具有发展为恶性肿瘤的潜能,患者发生相应恶性肿瘤的风险增加,如大肠腺瘤、上皮非典型增生、慢性胃炎及肠上皮化生、粘膜白斑等。非典型增生描述细胞增生并出现异型性,多用上皮的病变,非典型增生既可见于肿瘤性病变,也可见于修复等非肿瘤情况;异型增生这一术语来描述与肿瘤形成相关的非典型增生,大部分时候两名词通用。

通过以上的内容,希望读者能够对病理的诊断术语有初步的了解,在拿到病理报告后能初步判断自己疾病的严重程度,以便更好地后续治疗。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病理科 李迎宾)

 

 

责任编辑:星星  一校:曲星  二校:徐琳琳 贾佳丽  三校:杨小玉  一审:赵曦  二审:梁如意  终审:郜静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