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了解中药煎煮

2023-6-10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0

煎药器具如何选择

紫砂器皿〉砂锅、瓦罐、搪瓷罐〉银器

紫砂器皿是一种理想的器皿,能确保汤剂发挥最佳药性,但价格较高。银器化学性质稳定但价格较高且锅底温度太高,易焦底和损耗挥发性成分,故不宜采用。因此砂锅,瓦罐,搪瓷罐是较为理想的煎药器皿。注意,一定不要用铁铜铝锅,它们可能会与药液发生反应,从而影响药效。

中药材在煎煮前要不要水洗?

关于这个问题,主要看你的中药材的来源,如果是自野外采挖或人工栽培的新鲜中草药,最好在煎煮之前用清水洗干净晾干再使用,如果是在医院或药店购买的中药饮片是不需要水洗的,因为在医院或者正规药店出售中药都是经过炮制处理过的,包括去杂质、晒干等一系列程序,卫生条件已达标,不必再用水洗。而且不少药材中含有水溶性的糖和黄酮类成分,水洗会让这些有效成分部分溶于水而流失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此外,有些药材在配药时要研碎,如果先用水洗一遍,会造成这些药物损失。

当然,一些根、茎、叶类的草药中难免会混有一些尘土杂质,不过在中药的高温煎煮过程当中,会将其中的一些杂质、细菌等物质消毒灭活。所以中药在煎煮之前只需使用清水浸泡30分钟即可,不需要额外地进行清洗。

煎煮用什么水最好?

煎煮中药用水也很有讲究,因为水质同样会对中药的药效产生影响。煎煮中药最好使用蒸馏水或纯净水,凉白开也可以。自来水可以加热一下去除其中的氯,但不能用热水或开水直接煎药,要晾凉以后才可以。

 

许多家庭都在用装有大桶装的矿泉水,但对于煎药来说,矿泉水却不是一个好选择。这是因为矿泉水中含有一些矿物质和金属离子,例如钙等,它们对中药发挥药效也是有一定影响的。

煎煮时应该加多少水量适合?

煎煮中药加水量的多少会影响到汤剂的质量,所以水量也是很重要的。加水少会导致药物煎煮不透,有效成分无法完全浸出,加水过多则会影响服药。煎煮中药放多少水合适没有确切定论,中药材因其质地不同,它的吸水量差别也很大,加水量控制在5-10倍左右。如果是相同重要的药物,质地疏松体积通常比较大,吸水量也比较多,若是质地坚实,体积比较小,吸水量就少。所以在煎煮花、叶或全草类中药时需要加入较多的水,煎煮贝壳类和矿物质类药物时加水要少。按照传统的加水方法是将药物放入锅内,第一次煎煮时加水量以水超过药物表面3—5cm为准,第二次煎煮的加水量以超过药物表面3cm为准。这样的加水方法较为简单,也更容易掌握加水量。

煎煮中药一般需要多少时间?

煎中药很讲究火候,也就是说很注意煎药火力及煎药时间的长短。火候的掌握、煎煮时间要根据药物的种类以及医嘱进行调整。不同种类中药煎煮时间和方式不一样。火候主要包括“武火”和“文火”。武火即大火温度高,水分蒸发快;文火即小火,火力弱,水分蒸发缓慢。在药液未沸前宜用武火 (大火) ,沸后改用文火 (小火) 保持微沸状态,有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煎出。煎煮时间从沸腾后计算,熬中药时间一般为30分钟到60分钟左右,此外,中药煎煮时间的长短,还与煎煮的容器和有关。

煎糊了可以加水继续煎煮吗?

不可以。对于煎干尚未煎糊的药物,重新加水适量,稍煮片刻,仍可服用。但中药汤剂煎糊后,一般不能再加水煮服。因为药物的炮制品与生品的性味功能不同,临床应用也不同,有时需用生品,有时需用炒制品,有时需用炒炭品。如果将药煎糊,就等于把药物都进行了炒制或炒炭,从而减低或改变了药物的性能主治,不但不能得到应有的疗效,反而会损害人体。如荆芥是解表药,煎糊以后变成了荆芥炭,失去了解表作用,反而产生了止血效能。

所以煎糊的药液,一般是立即倒掉,洗净药锅,重新换新药加水煎煮。

(周口永善医院药剂科 李亚会)

责任编辑:刘洋  一校:曲星  二校:徐琳琳 贾佳丽  三校:杨小玉  一审:赵曦  二审:梁如意  终审:郜静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