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危害
2023-6-17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妇科常见病、慢性病,是由内分泌失调、雄激素水平偏高等原因引起。近十几年在我国发病呈现上升趋势。而且这种疾病病因复杂、病程跨度大,其临床特征主要是月经异常、伴有雄激素过高,长期慢性女性不排卵。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危害。
什么是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临床表现多样,激素变化不一的生殖内分泌紊乱和代谢异常综合征,是育龄女性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发病率约5%-10%。目前其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可能是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导致。
所谓“多囊卵巢”就是卵巢里面有很多长不大,排不出的小卵泡, B超呈现为卵巢周边分布的一圈项链样的小卵泡,我们称之为“项链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危害
多囊卵巢综合征贯穿女性整个生命周期,各时期均有影响及危害,需要进行长期的管理。
1、月经失调:多表现为月经稀发(周期35日~6个月)或闭经,闭经前常有经量过少或月经稀有。也可表现为不规则子宫出血,月经周期或行经期或经量无规律性。
2、不孕:多囊卵巢综合征有排卵障碍。其一是卵巢不能够排出发育成熟的卵泡,所以导致无法受孕;其二是使卵泡不能够正常排出。由于激素水平问题,激素也会对子宫内膜造成影响,会出现子宫内膜的异常增生或者增生过早,这也会对受精卵着床造成影响,同样也会导致不孕。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是最常见的不孕症患者。
3、肥胖:大部分患者肥胖(体重指数>25),且常呈腹部肥胖型(腰围/臀围≥0.80)。肥胖与胰岛素抵抗、雄激素过多、游离睾酮比例增加及与瘦素抵抗有关。
4、多毛:会出现内分泌异常,卵泡不发育,代谢紊乱等一系列的变化,引发雄激素增高,多毛出现。表现是唇周、胸前的毛发,下腹部的毛发以及大腿内侧的毛发增多。
5、痤疮:会造成体内激素水平的异常,特别是雄性激素以及雌激素水平分泌异常,导致内分泌功能紊乱,面部、胸背部位的皮脂腺异常活跃,而这时候如果感染病菌,就可能会发生脸部、胸背部位的痤疮。
6、脱发:大多有高雄激素血症,有少部分患者会出现脱发。主要因为雄激素和毛囊有关,雄激素既能促进毛囊毛发生长,也有抑制毛发的作用,使头皮的毛囊退化,导致脱发。
7、抑郁:导致皮脂醇水平高,皮脂醇水平高就会增加压力和抑郁;另外,也会增加胰岛素的抵抗风险,胰岛素抵抗就会导致抑郁症;还有因为外形的多毛肥胖症状,也会引起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大,导致焦虑和抑郁。
8、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合并糖代谢异常,有明确证据显示,在同等年龄、同等体重,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人发生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5~10倍。
9、早产或反复流产: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易发生流产及早产。
10、代谢综合征:血脂代谢紊乱可增加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的患病风险。
11、子宫内膜癌:持续的无排卵、无孕激素对子宫内膜的保护作用,可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
12、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易发生打鼾,睡眠中憋醒,睡眠质量差,醒来头痛、乏力,白天嗜睡等现象,不能单纯用肥胖来解释。
由此可见多囊卵巢综合征危害多多。一旦确诊,要积极面对和治疗,千万不要忽视。
(正阳县油坊店卫生院妇产科 王玉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