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2023-6-22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全年均有发生,夏秋季为高峰季节,本病传染性强,在流行期间易发生幼托机构内流行和家庭聚集发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最常见的病毒是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型。手足口病多发于5岁以下的儿童,其中婴幼儿为主要发病对象。
一、手足口病通过什么方式传播?
手足口病可以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接触传播、呼吸道传播。而密切接触是手足口病的重要传播方式!接触被污染的手、玩具、奶瓶、餐饮具等物品,都算密切接触。也就是说,如果宝贝和手足口病患儿一起玩、摸了患儿的手、玩了患儿的玩具,然后宝贝又不小心“吃”了自己的手,那就有可能被传染!
二、感染手足口病有哪些临床症状?
手足口病通常病情较轻,具有自限性,7—10天病程后可完全康复。患儿发病初期常出现发热、食欲不振、疲倦或咽喉痛。发热1~2天后,在舌头、牙龈和/或两颊内侧等口腔部位出现水疱,痛感明显,这些水疱初期为细小红点,后形成溃疡。
另外,多数患儿手掌、脚底会出现皮疹,皮疹通常不痒,有些皮疹带有水泡,其他部位如臀部、膝盖、肘部、躯干等也可能出现皮疹。部分病例无发热。
只有少数患者的病情会快速恶化,累及脑部、肺部和心脏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脑炎、脑干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肺水肿、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
三、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家长怎么办?
在患病期间,家长要认真监测患儿的病情变化,如果出现嗜睡、肌无力、出冷汗、烦躁等症状,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手足口病患儿居家或者隔离治疗期间,家长及看护人应密切观察病情每天清洁常接触的家具、玩具、地面等,每周用含氯消毒剂消毒1~2次。
居家隔离时限为患儿全部症状消失后一周,在此期间,患儿尽量避免外出,更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
四、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1、勤洗手
这是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手段。家长和孩子饭前便后、外出前后都要用香皂或洗手液洗手,保持手部清洁。
2、勤通风
要多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确保新鲜空气充足。
3、做好消毒,保持卫生
婴幼儿使用的奶嘴、奶瓶,在使用前后均应充分清洗。居家环境卫生干净,勤晒衣被,每天要对孩子的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4、尽量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
春季、夏季均为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家长应尽量避免带领孩子去人多的公共场所。公共场所人多,病菌也多,孩子很容易被传染。
5、注意饮食卫生
水果要清洗后再吃,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不与他人共用毛巾和餐具,每次餐后应让孩子温水漱口,以防口腔内病菌滋生。强健的身体是抵抗病毒的基础,让宝宝保持充足的睡眠,适当运动,增强抵抗力。
6、疫苗接种
6月龄~5岁的孩子可接种疫苗,预防EV-A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基础免疫程序为2剂次,间隔1个月,尽量在12月龄前完成疫苗接种。
7、勤观察
留意宝宝的口腔、手、足、臀部等部位是否有皮疹,如果有,要尽早就医。
即使孩子患了手足口病,家长也无须过于担心,遵医嘱积极治疗,很快就会痊愈。
(上蔡县重阳医院儿科 马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