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的发病因素及预防措施

2023-6-23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0

肝硬化是由一种或多种不同病因长期作用于肝脏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病理特点为广泛的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结节形成、纤维组织增生,正常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肝脏血管重建。肝硬化的病因去除后,一部分肝纤维化、肝硬化是可以逆转的。早期或代偿期肝硬化无明显临床症状。失代偿期或肝硬化进展以门静脉高压并发症和肝功能减退为临床特征,常表现为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和肝癌等并发症。

一、肝硬化发病因素

1.病毒感染:主要为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感染,经过慢性肝炎、肝纤维化阶段发展为肝硬化,或急性或亚急性肝炎有大量肝细胞坏死,肝组织修复过程中肝纤维化形成直接演变为肝硬化,故从病毒性肝炎发展到肝硬化短至数月,长达数十年。

2.酒精:长期大量饮酒,乙醇及其中间代谢产物(乙醛)直接引起中毒性肝损伤,初期表现为肝细胞脂肪变性,进而可发展为酒精性肝炎、肝细胞坏死及肝纤维化,最终导致酒精性肝硬化。

3.营养障碍:长期食物中营养摄入不足或不均衡、慢性疾病导致消化吸收不良引起的肝细胞炎症及变性坏死,或营养过剩,如肥胖或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导致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都可发展为肝硬化。

4.循环障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肝静脉阻塞综合征或肝小静脉闭塞症等致肝脏长期淤血,肝细胞缺氧、坏死和纤维组织增生,最后发展为肝硬化。

5.免疫紊乱:一些以肝脏为主要靶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会导致肝细胞坏死或胆管上皮细胞损伤,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

6.寄生虫感染:反复或长期感染血吸虫病者,虫卵及其毒性产物在肝脏汇管区沉积,刺激纤维组织增生,导致肝纤维化和门静脉高压,称为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

7.遗传和代谢性疾病:由于遗传性或代谢性疾病,导致某些物质或其代谢产物沉积于肝,造成肝损害,并逐渐发展为肝硬化。

8.其他因素:肝硬化是由多种慢性肝病进展而来,任何对肝脏功能有影响的不良因素均可视作肝硬化的协同致病因素,如肥胖、嗜酒、长期服用保健品或药物、过度劳累等。

二、怎样预防肝硬化?

1.合理饮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合理饮食来预防肝硬化,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尽量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促进新陈代谢。

2.戒酒:饮酒是导致肝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长期大量饮酒会对肝脏造成严重的损害,最终导致肝硬化。要保持肝脏健康,最好是完全戒酒或限制饮酒量。

3.适当运动: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适当运动来预防肝硬化,比如慢跑、爬山、游泳、跳绳、打球等,能够增强体质。

4.调节情绪: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调节情绪来预防肝硬化,减轻思想负担,能够促进肝气运行,有助于预防肝硬化。

5.谨慎用药:不可滥用药物,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避免自行服用其他药物,因为服用多种药物容易产生药物相互作用,影响肝脏代谢药物的能力,因此,可以通过谨慎用药来预防肝硬化。

6.规律作息: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规律作息来预防肝硬化,不要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利于肝脏排毒。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肝脏的保护,可以大大降低患肝硬化的风险。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和相关的血液检查,以便及早发现肝脏问题。

(郸城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崔大琳)

责任编辑:星星  一校:曲星  二校:徐琳琳 贾佳丽  三校:杨小玉  一审:赵曦  二审:梁如意  终审:郜静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