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高血压,该怎么办?

2023-6-14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0

高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中的压力超出了正常范围。通常,血压由两个数值组成:收缩压(心脏收缩时的血压)和舒张压(心脏舒张时的血压)。高血压的诊断通常是根据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测量值来判断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正常的血压范围是120/80毫米汞柱(mmHg)以下。当血压超过140/90 mmHg时,就被诊断为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如果被诊断为高血压,不必过分恐慌。通过合理的治疗和管理手段,我们可以有效控制高血压,减少并发症的风险。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得了高血压后应该怎么办。

一、接受诊断并了解病情

首先,当您被诊断为高血压时,要接受这一事实,并及时与医生沟通。了解自己的血压水平、高血压的类型和分级,以及可能的风险因素。这将有助于您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病情。

二、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高血压治疗需要个体化,因为每个人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都不同。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医生会考虑您的血压水平、年龄、性别、其他健康问题等因素。治疗方案可能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个方面。

1. 药物治疗:医生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降压药物有多种类型,如利尿剂、ACE抑制剂、ARB抑制剂等。遵医嘱正确服用药物,并定期复查,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2. 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是高血压管理的重要手段,包括生活方式调整和饮食习惯改变。例如,增加体育锻炼,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控制饮食,减少盐的摄入,避免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食物;限制酒精摄入,男性每日不超过两标准饮品,女性每日不超过一标准饮品;戒烟,烟草中的化学物质会导致血压升高。

三、定期监测和随访

定期监测血压是高血压管理的重要环节。您可以购买血压计在家中自测血压,也可以定期到医院或诊所进行测量。记录每次测量的血压值,并与医生分享这些数据,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高血压可能导致心脏病、脑卒中等并发症,通过定期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并处理这些问题。医生会根据您的病情和风险因素,安排适合您的检查项目。

四、积极调整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的调整对于高血压的管理至关重要。除了上述的非药物治疗措施外,还可以积极寻求心理支持和社交支持。长期高血压可能会给您带来一些心理压力,寻求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的帮助可以缓解这些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也对身体健康有益。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参加社交活动,分享彼此的感受和经验,可以减轻孤独感,增强应对高血压的信心和动力。

五、重视自我管理和教育

高血压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疾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和教育至关重要。通过学习高血压的知识,了解病情和治疗方案,您可以更好地参与自己的健康管理。参加相关的健康讲座、阅读权威的医学资讯、加入患者互助团体等途径,都可以帮助您增加对高血压的认知和理解。

最后,得了高血压并不意味着生活的终结,而是需要更加关注和照顾自己的健康。与医生密切合作,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积极调整生活方式,加强自我管理和教育,您仍然可以享受健康、快乐的生活。记住,自己是最重要的守护者,对待高血压要有积极的心态和行动。

 (辉县市人民医院 老年医学科 王少华)

责任编辑:刘洋  一校:曲星  二校:徐琳琳 贾佳丽  三校:杨小玉  一审:赵曦  二审:梁如意  终审:郜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