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肩周炎
全称“肩关节周围炎”,又称“老年肩、五十肩”。是指肩关节的周围肌肉、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无菌炎性症。以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要特点。好发于中老年人,尤以50岁左右年龄发病率最高,女性多于男性。
肩周炎的临床症状
1.肩部疼痛
起初时肩部呈阵发性疼痛,多数为慢性发作,以后疼痛逐渐加剧,钝痛或刀割样痛,且呈持续性。气候变化或劳累后,常使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颈项及上肢(特别是肘部)扩散。当肩部偶然受到碰撞或牵拉时,常可引起撕裂样剧痛。若因受寒而致痛者,则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
2.肩关节活动受限
肩关节向各个方向活动均可受限,以外展、上举、内外旋更为明显。随着病情的发展,由于长期废用而引起关节囊及肩周软组织的粘连。肌力逐渐下降,特别是梳头、穿衣、洗脸、叉腰等动作均难以完成,严重时肘关节功能也可能受到影响,屈肘时手不能摸到同侧肩部,尤其在手臂后伸时不能变成屈肘动作。
3.其他
患肩怕冷,不少患者终年用棉垫包肩。即使在暑天,肩部也不敢吹风;压痛,多数患者在肩关节周围可触到明显的压痛点,压痛点多在肱二头肌长头腱沟、肩峰下滑囊、喙突、冈上肌附着点等处;三角肌、冈上肌等肩周围肌肉早期可出现痉挛,晚期可发生废用性肌萎。
康复治疗方法
1.中频电刺激治疗
(1)止痛作用:中频电的止痛作用以低频调制的中频电流最显著,治疗后使局部的痛阈增高。其止痛作用有即时止痛作用和后续止痛作用。
(2)促进血液、淋巴循环:50—100Hz的低频调制的中频电流有显著的促进局部血液和淋巴循环的作用,可使小血管、毛细血管、淋巴管扩张。作用后可见局部开放的毛细血管数目增多现象。
2.体外冲击波疼痛治疗仪
以肩关节疼痛处为中心涂抹耦合剂,起始的治疗频率设定为10赫兹,治疗探头选定为12mm,治疗师手持压力约为3-4bar,以肩关节疼痛处为中心向四周进行冲击波治疗,治疗次数为2000次,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适量调节冲击频率、强度和手持压力,以患者不觉疼痛为宜。
3.运动疗法
在肩周炎的早期,肩膀尚未发生粘连,是进行功能锻炼的最佳时期。一般会要求患者进行肩关节各个方向的全幅度功能锻炼,包括肩膀的上举、后伸、外展、内旋和外旋,可以进行爬墙,主要锻炼肩关节的上举功能,也可以进行单杠的悬吊,对肩关节的上举功能也会有较好的帮助,另外,还可以进行侧手增强锻炼,这样主要是锻炼肩膀的外展功能。
4.上肢康复工作
锻炼上肢肌力,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减缓肌肉痉挛,改善关节活动度。
5.运动功能障碍评定训练
通过评定关节活动度制定相应的游戏来康复训练。
中医外治疗法
1.中药烫疗或者蜡疗:具有通经活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作用。
2.灸法(艾箱灸、火龙罐灸、雷火灸):温热及药物通过经络传导,达到温经通络、调和气血、消肿散结、祛湿散寒止痛的功效。
3.针灸疗法:取阿是穴、肩井、肩髃、肩髎、臂臑、条口等穴用温针灸,也可使用热敏灸,疗效较佳。
4.刃针治疗结合拔罐:取肩井、肩髃、肩贞、天宗等穴位,有祛风散寒、除湿去毒、温经通络、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功效。
5.小针刀:疏通患者气血,改善患者局部组织粘连,降低局部组织的压力以及解除肌肉痉挛的症状等。
日常生活管理
1、避免长时间操作电脑:由于工作性质,如果工作离不开电脑,也要做到每小时休息5到10分钟,活动一下颈肩部和手腕。
2.加强锻炼:加强肩关节肌肉的锻炼可以预防和延缓肩周炎的发生和发展。肩关节周围韧带,肌肉的锻炼强大,对于肩周炎的治疗恢复很有帮助。平时也可以站养元桩,放松一下紧张的肩膀。
3.保暖防寒:受凉常是肩周炎的诱发因素,因此,为了预防肩周炎,应重视保暖防寒,勿使肩部受凉。
4.纠正不良工作习惯:如长期伏案或双肩经常处于外展状态的工作人员,应适当活动肩部,避免造成慢性劳损和积累性损伤。
5.老年人要加强营养:补充钙质,如喝牛奶,吃鸡蛋,豆制品,骨头汤,黑木耳等,或口服钙剂。
(信阳一五四医院中医康复科 余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