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慢病管理:药物如何为心脏“保驾护航”
2023-6-18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缺血性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心血管疾病之一。冠心病的管理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其中药物治疗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将详细介绍冠心病慢病管理中,药物如何为心脏“保驾护航”,包括药物治疗的目的、主要药物类别、用药注意事项等内容,为广大冠心病患者提供科学的管理指导。
一、冠心病药物治疗的目的
冠心病药物治疗的主要目的是缓解症状、改善心肌缺血、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以及预防并发症。具体可以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的:
1.控制病情:药物可以帮助控制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减少心脏负担,降低血压和心率,稳定冠状动脉痉挛,从而减少心绞痛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2.预防进展:一些药物如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胆固醇水平并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进展,从而预防冠状动脉疾病的进展和心肌梗死的风险。
3.减少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的形成,从而预防冠状动脉血管的阻塞和心肌梗死的发生。
4.改善心脏供血:一些药物如硝酸甘油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脏供血,缓解心绞痛症状。
5.控制高血压:降压药物可以帮助控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减少心脏负担,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二、冠心病常用药物分类及作用机制
(一)抗血小板药物
阿司匹林:堪称经典,它不可逆地抑制血小板中的环氧化酶 - 1,阻断血栓素 A2 合成,降低血小板聚集性。小剂量(75 - 150mg/d)广泛用于冠心病一、二级预防。
氯吡格雷、替格瑞洛:均为血小板 P2Y12 受体拮抗剂。氯吡格雷需经肝代谢激活,不可逆抑制血小板聚集;替格瑞洛无需代谢激活,直接且可逆地作用于血小板。二者常与阿司匹林联用,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尤其是支架置入术后患者,能降低支架内血栓风险。
(二)他汀类药物
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是降脂关键用药,还作用多多。通过抑制肝脏羟甲基戊二酰辅酶 A 还原酶,减少胆固醇合成,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稳定甚至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减少心血管事件。同时兼具抗炎、改善内皮功能与抗氧化功效,全方位干预冠心病。
(三)β 受体阻滞剂
以美托洛尔、比索洛尔为代表,可竞争性结合心脏 β 受体,减慢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降血压,进而减少心肌耗氧。对冠心病尤其是心肌梗死后患者意义重大,能缓解心绞痛、改善心肌缺血,降低心律失常与猝死风险,长期用可提升生存率。
(四)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血管紧张素 Ⅱ 受体拮抗剂(ARB)
ACEI:像依那普利、贝那普利,抑制血管紧张素 I 向 II 转化,扩张血管、降血压、减心脏负荷,还能改善心肌重构、抑制纤维化,适用于多数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患者。
ARB:如氯沙坦、缬沙坦,作用类似 ACEI,在血管紧张素 II 受体层面阻断,用于不耐受 ACEI 干咳者,同样能起到良好的心血管保护作用。
(五)硝酸酯类药物
硝酸甘油:是心绞痛 “速效救星”,体内代谢产一氧化氮,激活鸟苷酸环化酶,使血管平滑肌舒张,扩张冠状动脉、外周血管,增加心肌供血、降低心脏负荷,舌下含服 1 - 3 分钟起效。
单硝酸异山梨酯:长效款,口服缓慢释放,持续扩张血管,用于冠心病长期治疗,预防心绞痛。
(六)钙通道阻滞剂(CCB)
硝苯地平、氨氯地平通过阻断钙离子通道,抑制钙内流,扩张冠状动脉与外周血管,增加供血、降血压。适用于变异型心绞痛、合并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还能替补不耐受 β 受体阻滞剂者。
三、冠心病患者用药注意事项
冠心病患者在用药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以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一)合理选择药物
冠心病患者用药应根据病情、年龄、肝肾功能等因素进行合理选择。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二)遵循医嘱
冠心病患者用药要严格遵循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可随意更改药物种类、剂量和用药时间。在用药过程中,如有不适,应及时就诊,向医生反映情况,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三)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冠心病患者往往需要同时使用多种药物,因此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如硝酸酯类药物与某些抗高血压药物合用时,可能导致血压过低;抗凝药物与抗血小板药物合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患者在使用药物时,应向医生咨询,避免不必要的药物相互作用。
(四)监测不良反应
冠心病患者在用药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抗血小板药物可能导致出血倾向,硝酸酯类药物可能导致头痛、面色潮红等。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就诊,由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五)保持用药持续性
冠心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用药。保持用药的持续性对于控制病情、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患者应养成良好的用药习惯,不要随意停药或换药,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四、冠心病慢病管理的综合措施
药物治疗是冠心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常需要与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如饮食、锻炼和压力管理)结合使用,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病情进展和提高生活质量。
(一)饮食管理
冠心病患者应遵循低脂、低盐、高纤维的饮食原则,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适量摄入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鱼类、坚果等,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二)锻炼管理
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功能,降低血压和胆固醇水平。冠心病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锻炼方式和强度,避免过度劳累。
(三)压力管理
长期的精神压力对冠心病患者的病情有不利影响。因此,冠心病患者应学会释放压力,通过冥想、瑜伽、深呼吸等方式,保持情绪稳定,减轻焦虑和压力。
(四)戒烟限酒
吸烟和过量饮酒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冠心病患者应坚决戒烟,限制酒精摄入,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五)定期复查与监测
冠心病患者应定期进行复查与监测,以便医生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复查项目一般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血液生化等。
五、结语
冠心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病,需要长期用药治疗。药物治疗在冠心病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作为一名药师,我们应积极为患者提供专业的用药指导,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共同为冠心病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登封市人民医院 王晓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