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腹泻的原因、治疗及护理

2023-7-16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0
腹泻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给孩子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困扰。本文旨在科普儿童腹泻的原因、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并应对这一问题。

一、原因:

1. 胃肠炎

胃肠炎也称肠胃感冒,是胃和肠道的一种炎症,可引起婴儿、儿童和成人的腹泻。胃肠炎可以由很多不同的病毒引起,最常见的病原是轮状病毒,多发于秋末冬初。如果孩子拉肚子,并伴有胃痉挛、呕吐、低烧,那很可能是胃肠炎。

2.细菌感染

孩子若出现严重腹泻,同时有呕吐、腹痛、血便、发热等情况,往往是病毒或细菌引起的,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细菌感染有些是可以自愈的,但有些是非常严重的,需要及时治疗。如果孩子有上述症状,应尽快带孩子前往医院就医。

3.寄生虫感染

寄生虫感染也可能引起腹泻。比如贾第虫病(也叫梨形鞭毛虫病)就是由一种寄生在肠道内的、要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寄生虫引起。集体生活时,寄生虫是很容易传播,而且需要特殊药物治疗。所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终止寄生虫感染传播的最好方法。

4、药物因素

如果孩子在抗生素治疗期间或治疗后发生腹泻,则孩子的腹泻情况可能与药物有关。要及时告诉医生,看看是否可以换用其他药物或疗法。

5、食物因素

喝太多果汁或太多含糖饮料也可能会使孩子肚子不舒服,大便变稀。解决方法是少给孩子吃这类食物,建议不要给6个月以内的孩子喝果汁。孩子6个月以后,每天果汁的摄入量也不宜过量。配方奶冲调不当也可能引起孩子拉肚子,冲奶时注意需按比例加水。

二、治疗方法:

1.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腹泻会导致大量水分和电解质的丢失,因此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是治疗的首要措施。可以给孩子口服含有盐和糖的口服液,或者按医生指导使用口服补液盐。

2. 饮食调理:在腹泻期间,孩子的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米粥、稀面条、馒头等。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腹泻症状。

3. 使用抗生素: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医生可能会开具适当的抗生素,但需注意用药剂量和疗程,避免滥用抗生素。

4. 细菌感染的腹泻治疗: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医生可能会根据病情开具抗菌药物,如酮康唑、甲硝唑等。但需遵循医生的建议使用,不可自行用药。

三、护理措施:

1.正确使用抗生素:引起小儿腹泻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受到了真菌、病毒或细菌感染,很多家长就会选择给孩子服用抗生素,但若是长时间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反而加重腹泻,所以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规范使用抗生素。

2.不能盲目使用止泻药,有时非但不能缓解腹泻问题,反而会给身体带来副作用,增加肝肾损伤。

3.合理使用肠道菌群调节剂,如益生菌及活菌类药物,可调节肠道菌群,增强胃肠道抵抗细菌病毒的能力。

4.感染性腹泻要做好隔离工作,尤其是集体机构感染性腹泻流行应积极治疗,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防止出现交叉感染。轮状病毒流行比较广,可接种轮状病毒疫苗预防。

5.合理为孩子补充水分,腹泻期间应补充液体来预防脱水,若患儿出现口渴,烦躁不安,皮肤弹性差,尿少甚至昏迷,抽搐时,应立即送医诊治。

6.臀部护理:排便后应温水清洗肛周,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可涂抹无菌凡士林或抗生素软膏保护肛周皮肤。

7.做好孩子的卫生管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奶具、餐具、玩具、便器定期消毒,餐前便后要洗手。

8.饮食方面:腹泻期间不能盲目地给孩子禁食,饮食要以稀粥及脱脂奶等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不能吃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它会加速肠蠕动,加重腹泻。糖类食物容易引起胀气,腹泻期间应不吃或少吃。

儿童腹泻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家长需要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和护理。在治疗过程中,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合理用药,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并密切观察孩子的症状变化。通过科学地治疗和护理,帮助孩子尽快康复,恢复正常生活。同时,家长也应注重预防,注意儿童的饮食卫生,避免腹泻的发生。

(鲁山县中医院儿科 王漫华)

 

责任编辑:星星  一校:曲星  二校:徐琳琳 贾佳丽  三校:杨小玉  一审:赵曦  二审:梁如意  终审:郜静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