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磁共振检查那些事

2023-7-17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0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定期体检。影像检查是体检的重要一环,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临床上常见的两种影像检查方法,很多人认为CT检查有辐射,所以优先选择MRI检查。MRI的确不存在电离辐射,婴幼儿及孕妇(孕期>3月)也可以放心进行MRI检查。没有了辐射之忧后,是不是就能毫无顾忌的去做MRI检查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下面,我给大家科普一下磁共振检查的安全常识和注意事项。

MRI是一个巨大的磁体,检查室内的强磁场环境持续存在,以3.0T MRI为例,磁场中心的场强大约是地磁场强的五到六万倍,在如此强大的磁场中,哪怕一枚小小的硬币,也会被加速到像一枚子弹一样,“嗖”的一下直奔机器而去。若“子弹”飞行中碰到人的身体,会被打的疼到呲牙咧嘴,若不幸碰到眼睑等重要器官,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任何铁磁性物品和电子产品都不能进入MRI检查室。在进入MRI检查室前,受检者和陪护人员应去除随身携带的一切铁磁性物品,包括车床、轮椅、拐杖、担架、输液架、监护仪、手机、手表、打火机、钥匙、硬币、发夹、项链等配饰、带金属装饰的衣物等,另外,银行卡、身份证等会儿消磁的物品也不要带进检查室。所以,当MRI检查人员严厉禁止无法行动的患者由车床或轮椅送入检查室时,千万不要责怪他们冷血无情,检查人员表示臣妾真的做不到啊!当然,现在很多医院会给行动不便的患者配备特殊材质的“无磁”车床或轮椅,患者若有需要,可以向工作人员说明情况。

那去除了体表的铁磁性物品后,就可以大摇大摆的进入MRI检查室了吗?答案仍然是否定的。受检者还须排除体内铁磁性植入物的存在。常见的比如颅内动脉瘤夹、心脏植入式电子设备、人工耳蜗、骨科植入物、牙科植入物、冠状动脉支架、人工心脏瓣膜和瓣膜成形环等。强铁磁性材料的动脉瘤夹禁止用于MRI检查;非铁磁性或弱铁磁性材料的动脉瘤夹可用于1.5T(含)以下的 MRI 检查。目前临床上应用的绝大多数心脏植入式电子设备如心脏起搏器、可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等都不能与MRI兼容,因此这类患者不能进行MRI检查。人工耳蜗是一种电子装置,MRI扫描可能会使人工耳蜗磁极发生翻转,需要通过有创手术方法进行复位,建议充分评估MRI检查的风险-获益比后再决定是否进行MRI检查。近些年来骨科植入物(如钢板、钢针、螺钉以及各种人工关节等)大多呈非铁磁性或少量弱磁性,由于在术中已被牢固地固定在骨骼、韧带或肌腱上,通常不会移动,可优先选择低场强的MRI(1.5T及以下)进行检查。但植入物可能会引入图像伪影,影响周围组织的观察。许多牙科植入物(如种植牙、固定的假牙和烤瓷牙等)含有金属和合金,有些甚至呈现铁磁性。由于种植牙已牢固地固定在牙槽骨上或黏合在相应的连接物上,具有很高的强度,通常在3.0 T(含)以下场强的MRI设备中不会发生移动和变形,但在牙科植入物所在的部位可能会出现一些伪影。目前,几乎所有市面上的冠状动脉支架和人工心脏瓣膜和瓣膜成形环产品都是MRI安全的[14],可在3.0 T(含)以下的MR设备上进行检查,但由于不同厂家产品的差异性,还是应在MRI检查前对材料进行确认。

除了以上的检查安全常识,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过敏体质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发热患者以及幽闭恐惧症患者还有以下几点注意事项。目前尚缺乏充足证据阐明MRI检查对于早孕期(12 周以前,胎儿各系统器官的重要形成时期)妇女的影响。基于伦理学的要求,国家并未批准进行早孕期MRI检查。谨慎的观点是早孕期妇女应该酌情避免进行MRI检查。非早孕期妇女如确有MRI 检查需要,可在 1.5 T(含)以下的 MRI 设备上进行检查。由于MRI检查过程中会产生噪音,儿童(尤其是低龄儿童)很难做到在扫描过程中保持静止不动,所以在进行MRI检查时需要使用镇静剂,镇静剂的使用需要医生严格把控。对于过敏体质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合理、谨慎使用钆对比剂进行增强检查,患者检查前应向医生说明情况。由于进行MRI检查时会发射射频脉冲,后者对人体的生物效应主要表现为致热效应,因此高热患者不宜行 MRI 检查;广泛或深色的文身(包括眼线等),因为着色材料含可磁化物质,可能会灼伤身体,为了减少热量累积,建议在MRI扫描过程中敷上冰袋降温;此外,美瞳、隐形眼镜也不要带入核磁间。幽闭恐惧症是一种在封闭空间内感到过度恐慌的心理障碍。MRI检查环境相对闭塞,此类患者可能难以适应无法配合检查,甚至做出过激行为,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进行检查。

以上,基本上就是MRI安全检查的常识和注意事项啦。患者或体检人员若有其他疑问可在进行MRI检查前咨询相关医务人员。磁共振检查无辐射,但磁共振检查安全要求高,希望大家了解磁共振安全检查常识,小心碰“磁”哦!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磁共振科 谢珊珊)

责任编辑:星星  一校:曲星  二校:徐琳琳 贾佳丽  三校:杨小玉  一审:赵曦  二审:梁如意  终审:郜静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