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的相关知识

2023-7-18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0

王先生48岁,是一家公司的职员。平时热爱运动,生活习惯也很好,身体健壮,很少感冒。因此王先生一直认为自己十分健康。然而,在今年2月份的公司体检中,心电图发现有ST段压低、T波倒置等心肌缺血表现。因此,王先生又去医院做了胸部CT,胸部CT检查发现:主动脉及冠脉硬化,左冠脉走行区条形高密度影。但由于自身从未有胸闷、胸痛等不适症状,王先生也并未放在心上。直到8月下旬一次和客户喝酒后,心前区出现憋闷感,自行休息3~5分钟后缓解。鉴于之前胸部CT的结果,王先生进行了冠脉CTA检查,检查发现左前降支(LAD)近段多发钙化斑块形成,致管腔重度狭窄(约80%)。左回旋支(LCX)近段混合斑块形成,致管腔中度狭窄。医生建议进一步行冠脉造影检查明确病变狭窄程度。冠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LAD钙化,中段约40%狭窄:LCX中段狭窄较重,狭窄约80%。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王先生确诊的是“冠心病”。

什么是冠心病?

冠心病又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主要是因为供应心脏血液的冠状动脉发生了粥样硬化。简单来说,心脏就像一个发动机,有三条输油管路,一个叫前降支,一个叫回旋支(其中前降支与回旋支起始部合并为主干,叫做左主干),一个叫右冠状动脉,三者缺一不可。但这些输油管路上总会遇到一些“油油腻腻”的坏家伙,它们叫做“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这些坏家伙经常抱团搞破坏,在血管局部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坏力弱的会引起狭窄,破坏力强的还会引起堵塞。

易患人群有哪些?

45岁以上的男性,55岁以上或者绝经后的女性,有家族遗传史者,血脂异常,脑力劳动者,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痛风,不运动者。

怎样早期发现冠心病?

当你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下列现象时,应该高度警惕,及时求医,以便早期发现冠心病。

1、劳累或紧张时突然出现胸骨后或左胸部疼痛,伴有出汗或放射到肩、手臂或颈部。2、体力劳动时有心慌、气短、疲劳和呼吸困难感。3、饱餐、寒冷时感心悸、胸痛。4、晚间睡眠枕头低时,感到憋闷,需要高枕卧位。5、反复出现脉搏不齐,过速或过缓。

冠心病如何预防?

冠心病与很多生活方式有关。除了年龄和遗传因素外,许多危险因素可以改变,甚至于发生逆转;如可将血压、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血脂异常与饮食有关,少吃动物性脂肪,药物可调整血症到正常范围;同时戒酒戒烟、加强锻炼、控制体重,平和心态,疏导不良情绪都可发生逆转。用药预防是冠心病的疾病最重要的部分,主要指冠心病二级预防的ABCDE。所谓二级预防,指在有明确冠心病的患者(包括冠状动支架术后和搭桥术后),进行药物和非药物干预,来延缓或阻止动脉硬化的进展。A: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与阿司匹林。B:β阻滞剂与控制血压。C:戒烟与降胆固醇。D:合理饮食与控制糖尿病。E:运动与教育。

治疗方法有哪些?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

1、药物治疗:降脂治疗,包括饮食、生活方式的调节和药物治疗,如他汀。在医师指导下规律应用降压及降糖药物。只要没有禁忌症都应该长期服药阿司匹林,对阿司匹林不能耐受者可服药氯比格雷。B-受体阻滞剂可缓解心绞痛,控制心律失常,常用药物有美托洛尔缓释片。所有冠心病无禁忌证者应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2、介入治疗:即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PCI能明显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冠脉造影明确病变后,对冠状动脉严重狭窄处进行球囊扩张,然后植入支架,通过对冠状动脉壁上粥样斑块的机械挤压及牵张作用,使冠状动脉通畅,心肌缺血改善,缓解心绞痛,降低冠心病风险,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其最大优点是不必开胸,简便、安全、无痛苦,属微创性,具有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和风险小等优势。

3、心脏搭桥术治疗,是在冠状动脉狭窄的近端和远端之间建立一条血管通道,使血液绕过狭窄部位而达到远端,心脏搭桥手术可改善心肌缺血,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辉县市糖尿病医院心内科 徐瑞莲)

责任编辑:星星  一校:曲星  二校:徐琳琳 贾佳丽  三校:杨小玉  一审:赵曦  二审:梁如意  终审:郜静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