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总是反复,病因病机要分清

2023-7-25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0
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平时总容易咳嗽,并且一直反反复复,让人难以忍受。其实正常的咳嗽是可以帮助我们清除呼吸道异物以及分泌物的,但如果长期咳嗽,就要加以注意了,不要一直拖着,不然可能会引发身体其他的病变。

根据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中医在治疗咳嗽方面,有其独特优势。中医在治疗时,会先辨明病因、病机。中医理论体系中指出,咳嗽的病因有外感、内伤两大类。外感咳嗽为六淫外邪侵袭肺系,比如一些常见的“风、寒、暑、湿、燥、火”等外邪。内伤咳嗽为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不论邪从外入,还是自内而发,都会损伤肺脏,造成咳嗽出现。

关于病机方面,外感咳嗽出现主要是肺气不宣,病性属邪实;内伤咳嗽总由脏腑功能失调,病性虚实不一。内伤咳嗽的病理因素主要为“痰”与“火”, 痰有寒热之别,火有虚实之分,痰可郁而化热,火能灼津成痰。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可相互影响为病,病久则邪实转为正虚。外感咳嗽如迁延失治,邪伤肺气,反复感邪而致咳嗽屡作,可转为内伤咳嗽;肺脏自病,卫外不固,易受外邪引发或加重,特别在气候变化时尤为明显。由此可知,咳嗽虽有外感、内伤之分,但有时两者又可互为因果。

根据咳嗽的病因病机进行分类,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证型:

1,风寒袭肺证:风寒袭肺型咳嗽主要是外感风寒侵袭体表,或由口鼻入侵,伤及肺脏所致。主要表现为咳声重浊、痰稀薄色白,常伴有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痛、恶寒发热、无汗等症状。中医治疗风寒袭肺型咳嗽,一般以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为主。如果出现上述典型症状,建议口服通宣理肺丸、三拗片、小青龙颗粒等中成药

2,风热犯肺证:这种类型主要是风热累及肺脏所致。主要表现为痰难以咳出、痰黄或黏稠、咽喉干燥疼痛等,同时伴有怕风、发热、头痛、鼻流黄涕、口渴等症状。中医治疗风热犯肺型咳嗽,一般以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为主。如果出现上述典型症状,建议使用复方鲜竹沥液、清气化痰丸等中成药。

3,风燥伤肺证:多见于秋季。秋季气候干燥、天气渐凉,此时风燥容易伤及肺脏,进而引发咳嗽。主要表现为喉痒干咳、痰中带血丝、咽喉干痛、口干等,同时伴有头痛、微微怕冷、自觉身体发热等症状。中医治疗风燥伤肺型咳嗽,一般以疏风清肺、润燥止咳为主。如果出现上述典型症状,建议口服蜜炼川贝枇杷膏、二母宁嗽丸、润肺化痰丸等中成药。

4,痰热蕴肺证:主要是患呼吸道感染或急性支气管炎后,肺脏的痰液和内火未得到及时清除,进而导致的咳嗽。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急促、痰多黏稠或黄痰、痰有热腥味、胸闷、自觉身体发热、口干等。中医治疗痰热蕴肺型咳嗽,一般以清热化痰、理气止咳为主。如果出现上述典型症状,建议使用止咳橘红丸、肺力咳合剂、牛黄蛇胆川贝胶囊等中成药。

5,脾肺气虚证:患者大多有较长时间的肺脏病史。久病会损伤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使肺脏的呼吸功能减弱。患者往往有反复咳嗽、痰白清稀、气短乏力、失眠等表现。中医治疗一般以益气健脾、化痰止咳为主。如果出现上述典型症状,建议使用六君子丸、参苓白术丸、二陈丸等中成药。

6,肺肾阴虚证:患者大多既往有肺脏疾患,导致气道干涩、呼吸干燥,进而引起咳嗽。主要表现为干咳少痰、声音嘶哑、口干咽燥、手足心热、入睡后多汗等。

中医治疗肺肾阴虚型咳嗽,一般以滋阴润肺、化痰止咳为主。如果出现上述典型症状,建议使用养阴清肺丸、强力枇杷露等中成药。

除了中医中药的治疗,患者平时可以采取一些相关的措施预防咳嗽的发生:

1、喝水润肺

中医讲肺“喜润恶燥”,特别是秋冬季节,气候干燥寒冷,易对肺造成伤害,引起嗓子干痒、咳嗽等症状。建议大家每日至少要比其他季节多喝水500毫升,这样才能保持肺与呼吸道的正常湿度,使其维持正常的通气功能

2、食疗润肺

百合、蜂蜜、银耳、雪梨等均具有滋阴润肺的作用,尤其是北方秋冬寒冷干燥季节不妨多喝一些蜂蜜水,既可滋阴润肺又能润肠通便,对皮肤还有美容养颜的作用。平日也可煮食冰糖银耳汤、百合莲藕汤等,都有很好的养阴润肺的作用。切忌吃油炸、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忌烟酒,适当多吃水果蔬菜。

3、运动健身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身体强壮,就不容易生病了。可根据个人的喜好不同、体质差异,分别选择个人所能承受的锻炼方法,如慢跑、散步、打太极拳、跳舞、登山等。切忌运动过量,大汗耗气伤阴,反而会给身体造成伤害。

(安阳市安阳县吕村镇卫生院中医内科 杨瑜芳)

责任编辑:星星  一校:曲星  二校:徐琳琳 贾佳丽  三校:杨小玉  一审:赵曦  二审:梁如意  终审:郜静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