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期的保健知识

2023-7-21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0

产褥期是指产妇分娩后,产妇身体各部位处于恢复阶段的一段时期,也就是俗称的“月子”。在这段时期内,产妇的身体和心理都会发生一定变化,所以产褥期的保健和护理至关重要,科学的产后护理不仅有利于产妇自身的恢复,同时也能帮助婴幼儿的健康成长。

一、居家常识

休息环境

产妇休息、哺乳婴儿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居室环境,居室要安静、整洁、光线充足,保持空气新鲜、温度适宜。室温:夏天25-28℃(要防止产褥期中暑),冬天20-22℃,湿度:60-65%。室内每日早晚各通风换气一次,每次20—30分钟,避免风直接吹到产妇和宝宝。室内保持安静,避免过多探视者的干扰。

饮食营养

坐月子期间饮食需要均衡全面,尽量吃一些清淡、易消化但有营养的食物,坐月子并不是必须每天食用大鱼大肉,合理饮食最重要。请勿食用生、冷、硬、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和一些不必要的滋补品,应多补充含丰富钙、铁等物质的食物,如鲜奶、鸡蛋、瘦肉、鱼虾等,多食新鲜的、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以保持大便通畅。

保证睡眠

产妇的睡眠、休息可与婴儿同步,宝宝休息时应抓紧时间休息,以利于体力的恢复和乳汁分泌。

心理调节

产后雌、孕激素水平立刻下降,大幅度的落差会对情绪造成影响,家庭关系、社会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等是导致产后抑郁或患抑郁症的主要原因。产妇需要自我暗示自己的心理养成好的生育观念,自我放松情绪,保持良好心态;家庭成员应时刻关注产妇的情绪变化,如出现焦虑、自责、悲观等抑郁情绪,应理解和关怀产妇,减少精神刺激,及时进行安慰和鼓励,以利于更好调节产后抑郁的情况。如抑郁症状较重或长期无法缓解,可寻求专业的心理门诊进行干预治疗。

二、产后活动

产后尽早活动有利于子宫的复旧及恶露的排出,促进肠蠕动、防止肠粘连,加强胃肠道的功能,增进食欲,减少便秘,促进膀胱排尿功能恢复,减少感染,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减少或避免栓塞发生,并且能促使盆底及腹张力恢复。

产褥早期可通过简单的产褥操适当运动,逐步恢复体型和体力。

三、产后护理

会阴清洁处理

1.会阴有切口者可用碘伏擦洗外阴,每天2—3次,每次大小便后要用温水由前向后冲洗或擦洗外阴,保持外阴清洁卫生,并注意保持干燥,避免感染。

2.会阴无切口者每次大小便后要用温水由前向后冲洗或擦洗外阴。

3.护理垫和卫生巾要勤换,内裤要勤洗。

个人卫生

1.产妇产后出汗增多,应勤洗澡、洗头,顺产会阴无切口者分娩2—3天后即可洗澡,会阴有切口及剖宫产者,拆线后2~3天切口愈合好即可洗澡。洗澡时间5—10分钟为宜,水温35-37℃,浴室要保暖、防暑、防风,洗澡后要及时将身上的水擦干,洗头后将头发吹干。未洗澡前每日擦身,不可盆浴,并更换清洁透气衣裤。

2.产妇应预防口腔感染,产后仍应每天早晚用温水刷牙,首选软毛牙刷。

3.勤洗手,定期修剪指甲。

排尿排便

1.产后4—6小时内要及时排尿,膀胱充盈会影响子宫收缩而发生大出血,因此产妇应尽早排尿。起床时注意防止跌倒,应做到三个“一分钟”:下床前摇高床头半卧位在床上坐一分钟;无头晕等不适在床沿坐一分钟;最后在床边站一分钟,无任何不适可由家属或护士搀扶如厕。如产妇产后出血较多、头晕乏力、血压异常等,请勿下床,可用便盆在床上排尿。

2.产后易出现便秘,会阴有切口者由于切口痛不敢用力,致使便意消失、大便秘结。因此要定期排便,尽早下床活动,做缩肛运动,多食新鲜的瓜果蔬菜,促进肠蠕动。

注意避孕

产褥期内禁止性生活。产后42天,应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检查无异常,可恢复性生活。产后排卵功能的恢复情况难以预料,可能发生在哺乳期月经复潮前,因此一旦恢复性生活,必须落实避孕措施,避免意外妊娠。

(漯河市召陵区人民医院 王淑娟)

责任编辑:星星  一校:曲星  二校:徐琳琳 贾佳丽  三校:杨小玉  一审:赵曦  二审:梁如意  终审:郜静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