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镇痛的麻醉方式你知道吗
2023-7-11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分娩镇痛即通常人们所说的无痛分娩,其目的在于减轻女性自然分娩时的疼痛感,提高分娩质量及产妇舒适度。但根据相关调查报告数据显示,我国约36%的人对无痛分娩并不了解或只是听说过,群众对于分娩镇痛的方式以及麻醉的风险的了解较为局限。本文只要针对分娩镇痛的麻醉方式以及麻醉风险展开科普介绍。
一、分娩镇痛的麻醉方式
1.非药物麻醉
生产疼痛与精神压力有密切关系,故在产前应加强教育,强调生产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并给予充分的心理支持,以取得产妇的主动配合,包括调整呼吸、家属陪伴等。
2.椎管内麻醉
目前我国采用无痛分娩的麻醉方式,主要是指进行椎管内分娩镇痛法,这种操作是由专业的麻醉医师来进行操作,从后背将药物注射进入椎管内,分为硬膜外麻醉和蛛网膜下腔麻醉。硬膜外麻醉起效慢一点,而蛛网膜下腔内麻醉起效更快,麻醉更彻底。一般在剖宫产时会使用蛛网膜下腔给药麻醉,以保证手术中丝毫没有痛感,麻醉后下肢完全不能活动。麻醉医生会将小量局部麻药或阿片类药物注入蛛网膜下腔,在腰椎间隙穿刺成功后,将一根细细的导管置于硬膜外腔内,导管的一端连接镇痛泵,由产妇疼痛程度给药,直至分娩结束。
生产全程所用的麻醉药物浓度较低,约为剖宫产麻醉手术所用麻醉剂量的1/5~1/10,可控性强,安全性高,不影响产妇的正常活动,产妇全程意识清楚,能够在整个分娩过程与医务人员积极配合。
3.全身麻醉
全麻是通过药物令产妇入睡。如果产妇接受了全麻术,就会在整个分娩过程中保持睡眠状态,感觉不到疼痛。全麻也能让婴儿处于睡眠,因此一般不用这种麻醉方法,除非是剖宫产或紧急情况下使用,例如:产科医师认为必须抓紧时间进行手术,硬膜外麻醉的时间不够;产妇出现严重的大出血、低血容量休克、产妇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经硬膜外导管推注足量局部麻药仍不能满足手术要求的后备麻醉。
二、麻醉的风险
麻醉可以阻断感觉神经,但不影响运动神经,不影响产程。一般来说,不管对产妇或胎儿来说,局部麻醉都是比较安全的,但需要产妇的配合。生产中使用的麻醉方法基本是局麻,重点是腰麻和硬膜外麻醉。但不管是全麻还是半麻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包括:心脑血管意外,或是产生并发症,包括低血压、局部麻醉剂毒性、全背髓麻醉、背髓麻醉后头痛症候群等。这些风险一般都是相对可控的,发生率比较低,并且分娩镇痛使用的麻醉药物剂量很低,只是剖宫产手术的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对胎儿几乎不会造成影响。
全身麻醉风险:孕妇呕吐和吸入胃容物是全麻最容易发生的危险。如果不幸吸入这些酸度极高的胃容物,很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吸入性肺炎,因为孕妇的胃排空速度比未怀孕时要慢很多,分娩时身心压力大导致呕吐机会大增。在分娩的时候,一般吸入性麻醉剂都会引起子宫收缩和张力的下降,从而引起产程的延长和产后子宫收缩不良,从而引起出血量增多。
椎管麻醉风险:椎管麻醉风险是椎管内出现血肿或者硬膜外麻醉的药量但实际上穿刺进入了蛛网膜下腔而造成全脊髓麻醉。椎管内麻醉在麻醉操作中,会造成神经的损伤,麻醉造成的肌肉松弛,可能会造成第二产程延长。椎管内血肿会压迫脊椎,而导致截瘫。为了防止这种并发症,医生在手术麻醉前会评估产妇的凝血功能,如果产妇有凝血方面的问题,如不明原因的充血或出血点,或小伤口长时间出血,或血检显示凝血异常,则不宜接受半麻醉。由于担心半麻醉时血块会因不凝血而压迫到脊髓,万一不幸,需要紧急手术取出血块,以免对脊髓造成永久性损伤。如果凝血功能正常,这种并发症基本不会发生。
结束语
一般来说,产妇分娩时都会用到止痛的方法,随着科学水平的提高,可供选择的止痛方法越来越多,虽然分娩镇痛麻醉对产妇和胎儿的影响较小,但产妇也要积极配合医生,谨遵医嘱,防止其他并发症的产生。
(襄城县人民医院麻醉科 郭子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