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发育迟缓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2023-8-11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健康康的成长,但有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发育迟缓的困扰,让家长非常忧心,那么发育迟缓都包括哪些呢?其原因有哪些呢?家长该如何应对呢?
发育迟缓是指各种原因(包括中枢神经、神经肌肉系统、先天性或后天性疾病、心理社会环境及其他因素)导致的儿童在一或多项发育领域,如认知、语言、动作、社会情绪、感官或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出现的较同龄儿童落后或异常的现象。
孩子能够正常生长都是通过身体分泌的一些生长激素,促进孩子的生长发育。如果垂体生长激素缺乏或生长激素生物效应不足则会导致儿童生长障碍,出现生长迟缓等表现。多种因素可影像儿童的生长发育,如出生前母体感染、接触致畸物或环境毒物都会影响胎儿在宫内的生长发育,可能导致胎儿出生后会出现小儿发育迟缓。在胎儿生产时,早产、低体重出生、产伤、窒息、缺氧、颅内出血等,出生后对环境适应能力差、并发症较多,窒息、缺氧发生率较高,生后容易出现体格生长缓慢、智力低下等疾病。出生后如果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低血糖、脑外伤、惊厥后脑损伤、佝偻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碘缺乏、营养不良、脑血管疾病、核黄疸、听力障碍、肿瘤等因素,也会导致儿童生长受限,造成生长发育缓慢。家庭收入低、文化程度低的母亲因缺乏相应的保健知识和育儿知识,也容易导致小儿发育迟缓。再就是遗传性因素如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单基因病、线粒体病、多基因和(或)表观遗传异常等均有可能导致出现小儿发育迟缓的现象。
对于激素缺乏的儿童应给予相应缺乏激素的补充治疗。如雌激素性腺功能低下导致儿童发育迟缓的女患儿,需在13.5岁后开始雌激素的替代治疗;雄激素性腺功能低下的男患儿,满14岁后可使用睾酮制剂进行替代治疗,宜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大剂量到成人维持量;因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引起的儿童发育迟缓,需用甲状腺激素治疗,药物过量可导致甲亢,临床出现腹泻、心悸、吐泻、多汗、烦躁不安,发热等症状,长期用药过量可致消瘦;生长激素缺乏引起的生长儿童发育迟缓,可用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进行治疗,治疗时年龄越小、效果越好,以第1年效果最好,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故须进行监测。
发育迟缓和平时的饮食调节也有一定的关系,饮食的不均衡,营养摄入不足也会导致孩子出现发育迟缓的现象。所以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不挑食,多吃一些富含营养元素多的食物。如富含维生素、蛋白质较高的食物,这不仅有助于帮助身体发育,也能增强抵抗力及提高免疫力。但需注意的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D过量可引起药物中毒,需要掌握补充时的剂量。营养不良患儿体内往往存在钾、镁的丢失而导致钠潴留,同时大多还存在钙、锌、铁的缺乏,应给予纠正补充。需要补充铁剂的患儿,应避免与咖啡、牛奶、茶同服,以免影响其吸收,服用铁剂后大便呈黑色,有时会引起腹泻,应加以注意。
充足的睡眠及睡眠质量与孩子身体增长有很大的关系。对于儿童而言,在清醒时只能分泌很少地生长激素,生长激素主要的分泌时间是在孩子的睡眠之中,在深夜的时候生长激素分泌会急剧增加。
对于语言发育迟缓的儿童,家长要多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帮助孩子在语言上进行训练,这样孩子就会模仿成人的语言来进行发音,这时大人要多给孩子进行鼓励,鼓励他们能够尽可能的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要求,也可以让孩子多接触一些大自然与社会,这样可以使孩子的生活变得丰富,眼界也开阔,见识广,自然的孩子的语言能力就能够得到相应的发展。在精神上也要多安慰孩子。改善孩子的生活环境,让他们在生活上得到一些照顾。兴趣对孩子是非常重要的,在做什么事情时,儿童的兴趣都比较重要,如果孩子对音乐感兴趣,父母就可以充分的利用这一点,让孩子先触一些乐器。智力发育迟缓的孩子同样需要认识外部的世界,父母可以设法创造条件,让孩子和外部交流,还可以努力的培养孩子适应环境。
儿童发育迟缓如果能及时发现,就能抓住最佳治疗时间及时追赶,否则错过窗口期将对孩子的一生造成影响。所以家长要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避免给孩子带来严重危害。
(博白县人民医院儿科 杨伟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