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治疗措施

2023-8-8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0

甲状腺癌总体治愈率是很高的。四种甲状腺癌中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未分化癌。虽然后面两种虽然恶性程度高,但是它们所占的比例非常小,在整个甲状腺癌占百分之一点几。

目前,甲状腺未分化癌在临床中几乎很难见到;乳头状癌占很大比例,但是乳头状癌后果很好。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指肿瘤最大直径≤10mm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在15岁到60岁这一群人里面得了乳头状癌,如果不是就诊非常非常的晚,那么这样乳头状癌得了以后治愈率大概是98%、99%。

即便有个别的还有少量的比例没有治好,比如部分患者甲状腺手术后肺部转移,仍然没有好,但仍可带病生存,部分人最后过世也不是死于这个病。

微小甲状腺乳头状癌有多种治疗方案。

一、延迟治疗:因甲状腺癌的惰性特点,如果患者心态良好。对于没有明显淋巴结转移征象和包膜外侵的,一侧甲状腺叶孤立的≤1cm的乳头状癌可以采用延迟治疗的方案。每3月复查超声,评估大小变化,不做任何治疗。本质上是一种延长版的择期手术。

如发现肿瘤大小增大超过3mm;出现临床淋巴结转移或患者改变意愿,要求手术。大约三分之一或更多的生长缓慢的甲状腺癌患者有资格推迟治疗。该学者观察了两年,291例甲状腺癌患者中最终只有10名患者达到了手术标准。

二、消融治疗:对于低危的甲状腺微小癌,采取电凝消融治疗是另一种介于过度保守的延迟治疗和过度激进的全甲状腺切除术之间的一个相对稳妥地合理选择。可以把对微小癌的扩大消融治疗等同于单侧叶的切除。

微小癌消融后的难免会有部分患者复发或转移,但这种复发和转移的风险同样存在于外科切除患者中。外科领域对消融治疗的诟病主要在于可能存在的中央区淋巴结微转移,不能得到处理。但其实根据欧美的指南和大样本循证已经指出不论是否做预防性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病人的存活率没有差别。

相对于外科切除的患者,消融治疗的另一个好处是保留了更多的喉返神经代偿的机会。因为,手术切除单侧叶或双侧叶后如果损伤了一侧喉返神经。在另一侧喉返神经代偿后,如果发生局部复发,则上次手术保留下的一侧已经代偿了的喉返神经,在二次手术中就更容易永久损伤,使后续手术风险更为增加。

三、手术治疗:是评估为高危的患者,手术治疗为首选。可以清除原发病灶,手术后标本还可以进行病检,以明确病理诊断和分期。并且可以清扫受累的淋巴结。

高危因素包括:

1.青少年或童年时期颈部放射暴露史;

2.甲状腺癌家族史;

3.已确定或高度怀疑颈部淋巴结转移甚至远处转移;

4.癌灶有腺外侵犯(如侵犯喉返神经、气管、食管等);

5.病理学高危亚型(高细胞亚型,柱状细胞亚型,弥漫硬化型,实体/ 岛状型,嗜酸细胞亚型);

6.穿刺标本检测BRAF基因突变阳性;

7.癌灶短期内进行性增大(6月内增大超过3mm)。

四、术后治疗:

1.碘131清甲:大多数微小乳头状癌不需要,对合并有转移(尤其远处转移)的微小乳头状癌患者,131I治疗可有助于消除手术残留的病灶或不能通过手术切除的转移灶,有助于缓解病情并减低 PTMC 复发的风险。

2.TSH抑制治疗:根据患者肿瘤复发风险和抑制治疗副作用风险评估结果,制订TSH抑制治疗目标,且抑制治疗的TSH目标并非从一而终,宜通过动态评估患者对治疗的反应进行调整。

虽说甲状腺癌不影响寿命,但也是有前提的,需要严格按照医生建议进行规范治疗并按期复查。

甲状腺癌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加倍注意,一定要经常锻炼身体,在室内的时候要保持开窗通风,要保证良好睡眠,适当多喝水,健康饮食、新鲜食材为主,根据个人体质状况结合当地气候特质进行调整,以新鲜为原则。这些都是甲状腺癌患者生活上需要注意的细节。

(河池市人民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 兰元雄)

责任编辑:安笑妍  一校:曲星  二校:徐琳琳 贾佳丽  三校:杨小玉  一审:赵曦  二审:梁如意  终审:郜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