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2023-8-11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及年轻化的趋势。目前,恶性肿瘤的防控形势严峻,多数癌症被发现已属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所以,恶性肿瘤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临床肿瘤防治中的关键环节。临床常联合多种检测手段进行早期恶性肿瘤的诊断,其中,肿瘤标志物对恶性肿瘤诊断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是肿瘤标志物呢?及常见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一、什么是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 (tumormarker,TM)是指在恶性肿瘤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的基因表达而合成分泌的或由机体对肿瘤反应而异常产生和 (或 )升高的,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TM 对肿瘤的存在具有重要的提示意义,越来越多的血液 TM 成为肿瘤早期诊断研究的热点引起临床医生的关注。
二、常见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1.CEA(癌胚抗原)
是传统的非特异广谱 TM,正常值 ≤ 5 ng/mL,CEA 诊断肺腺癌阳性率最高达 80% 以上。升高还可见于大肠癌、胰腺癌、胃癌、乳腺癌等,可用于监测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2.CA125(糖类抗原 125)
正常值:0.1 ~ 35 U/mL;CA125 是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地首选标志物,而且在非小细胞肺癌中阳性率高。轻度升高可见于多种良性疾病,如卵巢肿瘤、子宫肌瘤、宫颈炎、肝硬化及肝炎等。
3.CA199(糖类抗原 19-9)
正常值:0.1 ~ 27 U/mL;是胰腺癌、胃癌以及结直肠癌、胆囊癌的相关标志物。
4.CA15-3(糖类抗原 15-3)
正常值:< 28 ng/mL;是乳腺癌辅助诊断(初期敏感性 60%,晚期敏感性 80%)、术后随访和转移复发的指标之一。在肺癌、结肠癌、胰腺癌、卵巢癌、原发性肝癌中也可见升高。
5.SCC(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
正常值:< 1.5 ug/L;是鳞状细胞癌的肿瘤标志物,可用于宫颈癌、肺鳞癌、食管癌、头颈部癌、膀胱癌的辅助诊断,治疗观察和复发监测。
6.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正常值:< 16.3 ng/mL;是小细胞肺癌的肿瘤标志物(诊断阳性率 91%),还可用于其疗效观察和复发监测。神经母细胞瘤、神经内分泌细胞瘤的血清 NSE 浓度也可明显升高。
7.AFP(甲胎蛋白)
对于血清 AFP≥400μg /L 超过1个月,或≥200μg /L 持续2个月,在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和生殖系胚胎源性肿瘤后,高度怀疑肝癌,结合影像检查,可作出原发性肝癌的诊断。
8.PSA(前列腺特异抗原)
临床工作中一般认为血清PSA 正常参考值为<4ng/ml,4~10ng/ml为可疑前列腺癌, >10ng/ml为高度可疑癌。目前PSA 已成为诊断前列腺癌最主要的标记物之一。
9.CYFRA 21-1(细胞角蛋白 19 片段)
细胞角蛋白19是细胞角蛋白家族的成员之一,这个家族至少有20种不同的细胞角蛋白多肽。而其中的CYFRA 21-1是上皮细胞角蛋白可溶性成分之一,属于细胞骨架结构中的中间纤维蛋白。各类非小细胞肺癌(NSCLC)阳性检出率为70%~85%。存在于肺癌、食管癌等上皮起源的肿瘤细胞中。
总之,同一肿瘤或不同类型肿瘤可有一种或几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浓度异常;同一血清肿瘤标志物可在不同肿瘤中出现。为提高肿瘤标志物的辅助诊断价值和确定何种标志物作为治疗后的随访监测指标,可进行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但联合检测的指标须经科学分析、严格筛选。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2) 常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