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您了解乳腺癌相关知识
2023-8-1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女性的健康。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乳腺癌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帮助您全面了解乳腺癌,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一、乳腺癌的病因
乳腺癌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研究表明,乳腺癌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家族史: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发病风险较高。
2.生殖因素:初潮年龄早、绝经年龄晚、未婚、未育、生育次数少等生育因素可能影响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3.乳腺疾病史:患有乳腺良性疾病(如纤维腺瘤、乳腺囊性增生病等)的女性发病风险相对较高。
4.内分泌因素:长期接受激素替代治疗、肥胖、糖尿病等内分泌紊乱因素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5.环境因素:长期接触有害物质(如石棉、放射线等)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6.遗传易感基因:携带乳腺癌相关遗传易感基因(如 BRCA1.BRCA2 等)的女性发病风险较高。
二、乳腺癌的症状
乳腺癌的临床表现因个体差异而异,常见的症状包括:
1.乳房肿块:无痛、单发、质硬、边缘不规则的乳房肿块是乳腺癌的典型表现。
2.皮肤改变:乳房皮肤出现凹陷、橘皮样改变、红肿、破溃等异常表现。
3.乳头溢液:乳头出现血性、浆液性或水样溢液。
4.乳头、乳晕改变:乳头凹陷、乳晕扩大、颜色加深等。
5.腋窝淋巴结肿大:腋窝淋巴结肿大、质硬、活动度差等。
三、乳腺癌的诊断
1.临床检查:医生对患者进行乳腺触诊,检查乳房及腋窝淋巴结是否有异常。
2.影像学检查:乳腺超声、乳腺钼靶 X 线摄影、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有助于发现乳腺异常。
3.病理学检查:细针穿刺活检(FNAB)或手术活检获取组织病理标本,明确诊断。
四、乳腺癌的治疗
乳腺癌的治疗以综合治疗为主,根据患者的病情、分子分型、个体差异等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1.手术治疗:包括乳腺癌根治术、保乳手术、全乳切除术等,手术方式取决于肿瘤的大小、位置和患者的个体情况。
2.化疗:使用化学药物杀死肿瘤细胞,降低复发和转移风险。化疗分为术前化疗、术后化疗、晚期乳腺癌化疗等。
3.放疗:使用放射线对肿瘤进行局部照射,抑制肿瘤生长。放疗包括术前放疗、术后放疗、晚期乳腺癌放疗等。
4.内分泌治疗:通过调节患者体内激素水平,抑制乳腺癌的生长。内分泌治疗适用于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
5.靶向治疗:针对乳腺癌细胞特定的分子靶点,抑制肿瘤生长。靶向治疗适用于 HER2 阳性的患者。
6.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或增强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消除肿瘤细胞。免疫治疗适用于部分晚期乳腺癌患者。
五、乳腺癌的预防与筛查
1.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乳腺癌的关键。合理膳食,避免过多摄入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增加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素食物的摄入,有助于降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此外,规律的作息、充足的睡眠、适量的运动等都有助于增强身体免疫力,减少乳腺癌的发生。
2.乳腺自我检查。乳腺自我检查是早期发现乳腺癌的有效方法。女性应定期进行乳腺自查,注意乳房的大小、形状、皮肤、乳头等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掌握正确的乳腺自查方法,提高自查的准确性,有助于早期发现乳腺癌。
3.乳腺癌筛查。对于高危人群,如家族史、遗传易感基因携带者等,应定期进行乳腺癌筛查。乳腺癌筛查主要包括乳腺超声、乳腺钼靶 X 线摄影等检查。这些检查方法有助于发现早期乳腺癌,提高治愈率。
4.重视遗传咨询。携带乳腺癌相关遗传易感基因(如 BRCA1.BRCA2 等)的女性发病风险较高。因此,有家族史的女性应进行遗传咨询,了解自己的遗传风险。对于高风险人群,除了定期进行乳腺癌筛查外,还可以考虑进行基因检测,以更准确地评估遗传风险。
5.积极参加乳腺癌防治宣传和教育活动。了解乳腺癌的预防与筛查知识对于降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至关重要。积极参加乳腺癌防治宣传和教育活动,增强乳腺癌的防范意识,有助于早期发现乳腺癌,提高治愈率。
通过了解这些知识,广大女性朋友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降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乳腺癌患者的生活和心理状况,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开封市妇产医院  周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