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得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中医治疗有方法
2023-8-30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常常被简称“冠心病”,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血管壁上的脂质沉积,导致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心肌坏死的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冠心病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成为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在治疗冠心病方面,中医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逐渐展现出其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优势。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通过调理人体内环境、改善血液循环、缓解心肌缺血等方式,达到治疗冠心病的目的。
中医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认识
中医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认识主要基于其病理机制和临床表现。中医认为,冠心病属于“胸痹”“心痛”等范畴,其病机为心脉痹阻,病位在心,与肝、脾、肾等脏腑有关。中医认为,冠心病的发生与体质因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因素有关。其中,体质因素包括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等;饮食不节包括饮食不规律、饮食偏嗜等;情志失调包括七情内伤、情绪不稳等。这些因素导致人体气血阴阳失调,进而引发冠心病。
冠心病的主要病理机制是心脉痹阻。心脉痹阻是指心脉气血运行不畅,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进而引起心痛等症状。中医认为,心脉痹阻的主要原因是气滞血瘀、寒凝气滞、痰浊痹阻等。
中医诊断冠心病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舌脉象等体征。冠心病的主要症状包括胸闷、胸痛、心悸等,可伴有乏力、气短等症状。舌脉象表现多样,常见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结代。
常见的冠心病类型有:
(1)心血瘀阻型:症见心胸疼痛,痛如针刺,痛有定处,入夜加重,心悸失眠,面色晦暗,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结代。治宜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2)寒凝心脉型:症见突然心痛,遇寒加重,得温痛减,形寒肢冷,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紧或沉迟。治宜温阳散寒,活血通痹。
(3)痰浊痹阻型:症见胸闷如窒,痛多呕恶,咳吐痰涎,苔白厚腻,脉滑或濡。治宜化痰祛浊,宣痹通阳。
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方法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治疗等。这些方法基于中医理论,通过调理人体气血阴阳,达到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中药治疗是中医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特点,医生会开具不同的中药方剂,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益气养阴等为主要治则。
常用中药及功效:
(1)丹参: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
(2)川芎:具有活血行气、止痛祛风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
(3)黄芪:具有补气升阳、利水消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
(4)当归:具有补血活血、润肠通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血虚血瘀型冠心病。
中药复方与配伍原则:中医治疗冠心病时,常将多种中药进行配伍使用,以增强疗效和减少副作用。常用的中药复方有补阳还五汤、血府逐瘀汤、栝楼薤白半夏汤等。配伍原则一般为活血化瘀药与益气养阴药配伍,以增强心肌供血和改善患者体质。
注意事项与副作用:中药治疗冠心病的安全性较高,但仍需注意个体差异和药物过敏等问题。如出现过敏反应或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针灸治疗是利用针刺和艾灸等方法,刺激人体穴位,调节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达到治疗冠心病的目的。
常用穴位及功效:针灸治疗冠心病常选取心俞、厥阴俞、内关、神门等穴位。心俞和厥阴俞可调节心脏功能,内关和神门可缓解胸闷、胸痛等症状。
注意事项与副作用:针灸治疗冠心病的安全性较高,但仍需注意针刺和艾灸的操作技巧和消毒卫生等问题。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推拿治疗是运用手法在人体体表一定的穴位上作来回往返、旋转的摩擦,通过刺激皮肤、筋肉,以其所产生的热量经过皮肤渗透至体内,使气血流动畅通,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常用推拿手法及功效:推拿治疗冠心病的常用手法包括推法、揉法、按法、搓法等。推法可以刺激经络,促进气血流通;揉法可以缓解肌肉紧张,改善血液循环;按法可以刺激穴位,调整内脏功能;搓法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推拿治疗的原则及适应症:推拿治疗冠心病应遵循“补虚泄实,调理阴阳”的原则,以改善患者症状,减轻心脏负担。推拿治疗的适应症包括心血瘀阻型、寒凝心脉型、痰浊痹阻型等冠心病。
注意事项与副作用:推拿治疗冠心病的安全性较高,但仍需注意手法力度和操作技巧等问题。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其他中医治疗方法:除了中药、针灸和推拿治疗外,中医还有其他治疗方法,如气功疗法、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等。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气功疗法:气功是一种通过调息、调形、调心等方法来调整人体内部气机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的一种传统养生方法。实践证明,气功疗法对冠心病患者的症状缓解和康复有一定的疗效。
饮食疗法:中医强调饮食调养在疾病治疗中的重要性。冠心病患者在饮食上应遵循低盐、低脂、低糖的原则,同时可适当食用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等作用的食物,如黑木耳、山楂、当归等。
运动疗法: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增强脏腑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冠心病患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八段锦、散步等,但应注意运动的强度和时间,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心脏负担加重。
中医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成果。未来发展方向将集中在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性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方面。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中医在治疗冠心病领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健康福祉。
(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王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