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癫痫发病的原因如何从中医方面解读
2023-8-7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癫痫是一种由于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的多种类型的慢性脑功能障碍性疾病。目前,癫痫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高发、多发的趋势。其主要的病因包括脑部先天性异常、脑外伤、感染、代谢异常等。临床表现主要有突然出现的意识障碍、肢体抽搐、语言困难等症状。癫痫的发作不仅对患者本人造成了身体与精神上的负担,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不小的危害。下面详细介绍中医解读癫痫发病的原因。
气滞血瘀
中医认为,癫痫的发作与气滞血瘀有关。气滞血瘀指的是体内气血运行不畅,导致气滞和血液停滞的状态。
气滞:是指体内气机郁结,不畅通的情况。气滞阻碍了经络的通畅,导致组织器官无法得到足够的氧气和养分供应,从而引起异常。在癫痫的发病过程中,气滞会影响脑部的正常功能,使神经元放电出现异常,最终导致癫痫发作。
血瘀:是指体内的血液流动不畅,造成血液淤积和凝结的现象。血瘀会导致氧气和养分的运输受阻,进一步损伤脑部组织,加重神经元的异常放电。这种血瘀状态加剧了癫痫的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
气滞血瘀的形成主要与情绪波动、饮食不规律、劳累过度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会导致气机失调,影响脏腑功能和经络通畅,进而诱发气滞血瘀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气滞血瘀会越来越严重,癫痫发作也会相应加剧。
肝火炽盛
肝火旺盛会导致体内的阴阳失衡,进而影响脑部的正常运行,引发癫痫的发作。肝火上升可能导致脑阳亢盛,使神经元放电过度,从而引发癫痫的发作。情绪不稳定、长期压力过大等因素会导致肝气郁结,进一步促使肝火上炎。这种肝火炽盛状态加剧了癫痫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此外,肝火上扰还可能引起头痛、目眩、眼干等症状,与癫痫的症状相似。
脾胃失调
中医认为,脾胃是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的重要器官,其失调会导致气血生成不足,从而影响大脑的正常功能,引发癫痫的发作。脾胃失调会导致消化功能紊乱,使身体无法有效地吸收营养物质。营养不良会影响脑部细胞的正常运行,进而引起神经元异常放电,最终导致癫痫的发作。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等不良饮食习惯会使脾胃消化功能受损,产生湿浊内生的病理状态。湿浊阻滞了脏腑经络的运行,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癫痫的发作。
痰湿阻滞
中医认为,痰湿是一种病理状态,当体内湿气过重而无法正常排除时,容易导致痰湿的产生和阻滞,痰湿阻滞会影响气血运行,使脑部组织器官得不到足够的氧气和营养供应,从而导致异常放电的发生,引发癫痫的发作。湿气会在体内滞留并逐渐凝结成痰。痰湿阻滞会使经络堵塞,气血运行不畅,进一步损伤脑部组织。这种状态加剧了癫痫的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痰湿阻滞的形成主要与饮食不当、寒湿侵袭等因素有关。
肾气不足
中医认为,肾气是人体的根本之气,调节着全身的生理活动。当肾气不足时,会导致体内阴阳失衡,进而影响脑部的正常运行。肾主藏精、生髓,精和髓是脑组织所需的重要物质。如果肾气不足,就无法滋养和补充脑组织,从而导致异常放电的发生。肾气不足还会引起体内阴阳失衡,并使阳气无法上升通达,导致脑部功能失调。此外,肾气不足还可能导致神经系统的虚弱和免疫力的下降,增加了癫痫的发作风险。肾气不足的形成主要与先天禀赋、日常养生和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先天因素包括遗传和胎胞营养等,日常养生包括饮食习惯、作息规律等,而生活习惯则涵盖了压力过大、过度劳累等方面。
结束语:中医解读癫痫发病的原因主要包括肝火炽盛、脾胃失调、痰湿阻滞、肾气不足和血瘀气滞等因素。这些因素与体内的阴阳平衡、气血运行、脏腑功能等有关,当失衡出现问题时,容易导致癫痫的发作。通过准确辨证施治,可以调理平衡,改善癫痫的症状和发作频率。
(信阳市平桥区中医院中医内科 闫巍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