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产后出血您了解吗

2023-9-4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0

产后出血是一种严重的分娩并发症,指在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500ml,剖宫产者出血量≥1000ml,主要表现为胎儿娩出后产妇出现的阴道流血,严重者可出现失血性休克、严重贫血等相应症状,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一、产后出血的发病因素

子宫收缩不足:子宫在分娩过程中需要收缩以停止出血,如果子宫没有充分收缩,就可能导致产后出血。

子宫内膜剥落不完整:在分娩后,子宫壁内膜会脱落,如果剥离不完全,残留的内膜可能会导致产后出血。

分娩损伤:分娩过程中,产妇的生殖道和盆腔组织可能会受到损伤,如撕裂或切割。这些损伤可能导致产后出血。

子宫转位:子宫转位是子宫在分娩后没有回到正常位置的情况,这种情况可能导致子宫不能有效地收缩,从而引发产后出血。

凝血功能障碍:产后出血也可能与凝血功能障碍有关,如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因子缺乏。这些因素可能导致血液无法正常凝固,进而导致产后出血。

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女性子宫内常见的肿瘤,它可能增加分娩过程中的出血风险,并且在产后出血时也可能起到一定作用。

二、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

提前进行产前检查:在怀孕期间,及时进行产前检查,确保母体和胎儿健康,避免潜在的并发症。

均衡饮食和适当运动:良好的营养和适度的运动有助于增强身体的健康状况和免疫力,有助于预防疾病和减少分娩风险。

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在分娩过程中,遵循医生的专业指导和建议,包括选择适合自己的分娩方式,以减少产后出血的风险。

提供恰当的产后护理:在分娩后,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并及时更换卫生巾,避免过度用力和剧烈活动,以避免创伤引起的出血。

注意产程中的医学干预:在阴道分娩过程中,医生可能会进行缝合,这是为了减少出血风险,与医生保持紧密的沟通,了解自己身体的情况和需要。

注意产后护理:在分娩结束后,立即对产妇进行细致周到的护理,这包括保持产妇的温暖、保持充足的液体摄入、及时清除产妇体内的尿液和粪便、坚持补充孕期失血造成的贫血等。

防止感染:产妇在分娩期间易被感染,应注意保持产房的清洁和洁净,尽量避免引起感染的因素,如阴道检查、留置导尿等。

三、产后出血的日常护理

家庭护理:产后出血的患者尽量待在通风较好的环境当中,还需要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注意产褥期的个人卫生,每天可以使用温水清洗会阴部位,以免细菌滋生,应注意观察恶露的情况,预防晚期产后出血。

日常生活管理:产后出血的患者应注意饮食均衡,多摄入蛋白质、维生素、铁含量较高的食物,比如奶类、鸡蛋、瘦肉、绿色蔬菜等,适当进行运动,以促进身体的恢复,同时还能预防血栓的形成。

日常病情监测:产后出血的患者需要每天观察有无再次发生阴道出血,并且记录恶露的颜色、量、性状、气味以及子宫恢复情况,还要观察会阴部位或剖宫产部位是否出现红肿痛现象。

产后出血严重威胁着产妇生命安全,对产妇和家属造成了极大的心理负担,但该病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预防的,产妇及家属可通过孕期合理营养、规范产前检查等预防措施,有助于降低产后出血的风险。

(濮阳县妇幼保健院产科 盛瑞青)

责任编辑:星星  一校:曲星  二校:徐琳琳 贾佳丽  三校:杨小玉  一审:赵曦  二审:梁如意  终审:郜静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