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认识乳腺癌
2023-9-8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持续升高,其已成为全球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150万妇女罹患乳腺癌,在我国大中城市,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居首位,2000年上海地区乳腺癌发病率为25/10万,2020年则上升到45/10万,乳腺癌成为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疾病。随着乳腺癌发病率升高,深入研究乳腺癌危险因素,有助于人们对乳腺癌病因的认识,进而对预防乳腺癌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一、乳腺癌的发病原因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已成为威胁妇女健康的主要疾病,关于乳腺癌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目前普遍认为可能与年龄、月经生育因素、遗传因素及高脂肪高营养因素等有关。
1.年龄因素
据调查,乳腺癌患者平均年龄为47.3岁,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在24岁以下处于较低水平,25岁以后逐渐上升,50~54岁达到高峰,55岁以后逐渐下降。
2.月经生育因素
乳腺癌的发生与初潮年龄提前、绝经年龄延后关系密切,初潮年龄早于13岁者发病的危险性是初潮年龄17岁的2.2倍,绝经年龄大于55岁者其危险性高于绝经年龄45岁者,可能是因为初潮年龄提前、绝经年龄延后均延长了患者经期,增加乳腺组织暴露在雌激素作用的时间,进而提高了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另外乳腺癌发生危险性随着初产年龄的推迟而逐渐增高,初产年龄35岁以上者其危险性高于无生育史者,初次足月生产能降低乳腺细胞基因突变能力,初产年龄早能使乳腺细胞成熟早,对内外环境因素所致突变抵抗力增强,癌变概率降低。
3.遗传因素
乳腺癌常集中在一个家族内出现,乳腺癌的发生与其亲属患癌有关,血缘越近患者越多,患乳腺癌的危险性越大,这一现象支持乳腺癌存在遗传因素,因此,对有家族史的妇女要严密尽早观察乳腺癌的发生,降低筛查条件。
4.高脂肪、高营养因素
摄入脂肪总量过多被认为是乳腺癌的高危因素,这可能是因为过多摄入高脂肪食物可降低卵巢激素的合成分泌,体内抗氧化酶含量减少与乳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二、乳腺癌治疗现状
目前,手术治疗仍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术式有许多种,如乳腺癌根治术、乳腺癌扩大根治术、乳腺癌仿根治术等,另外放射治疗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组成部分,手术治疗配合放射治疗在乳腺癌的治疗中取得良好的效果,由于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更多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技术的进步,乳腺癌患者的存活率大大提高,让乳腺癌患者有了新的希望。
三、如何预防乳腺癌
饮食习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营养均衡,减少高蛋白、高热量、高脂肪的摄入,减少动物蛋白摄入,尤其是绝经后控制总热量的摄入,避免肥胖。
生活习惯:调整好生活节奏,保持心情舒畅,坚持体育锻炼,积极参加社交活动,积极治疗乳腺疾病,提倡妇女进行乳房自我检查,定期进行乳腺癌筛查。
(河南省周口市中医院外科 李含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