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检查中各指标分别有什么含义
2023-9-8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肝功能检查是通过各种生化试验方法检测与肝脏功能代谢有关的各项指标,以反映肝脏功能基本状况的检查,其项目包括血清白蛋白、球蛋白、总蛋白、白球比、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
一、肝脏合成功能:
1.血清白蛋白:血清白蛋白是血液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肝功能检查中血清白蛋白的水平,也主要反映肝脏合成功能,其正常参考值为35~50g/L。血清白蛋白对球蛋白有胶体保护作用,可以增强人体抵抗力,血清白蛋白水平下降可能提示肝脏受损,常见疾病有慢性肝炎、肝硬化,此外,引起白蛋白减少的原因还有肾脏受损、营养不良等。
2.球蛋白:球蛋白是免疫系统产生的一种存在于人体的血清蛋白,与人体的免疫力有关。在肝功能检查中,球蛋白水平是提示肝脏损伤严重程度的常用的检测指标,其正常参考值为20~30g/L。球蛋白是免疫系统产生的,其升高主要与免疫系统功能亢进有关,常提示患者可能出现了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另外,若患者在肝功能检查前,进行了剧烈运动,或进食过于油腻的食物,可能会导致其球蛋白暂时性升高的情况。
3.总蛋白:总蛋白即血清总蛋白,是肝功能检查中的常见项目,其数值是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正常参考值为60~80g/L。由于血清总蛋白中主要是白蛋白,而白蛋白主要是由肝细胞合成,所以当肝脏出现病变,比如肝炎、肝硬化、肝癌、缺血性肝损伤,肝脏合成能力下降,白蛋白会降低,导致血清总蛋白下降。血清总蛋白升高常见于脱水、发热、肠梗阻或穿孔、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患者。
4.白球比:白球比是指血清中白蛋白和球蛋白的比值,是肝功能检查中一项重要参考指标,也可以反映肝脏的合成功能,对肝脏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健康成人血清中,白蛋白值为35~50g/L,球蛋白值为20~30g/L,其比值正常参考值约(1.5-2.5):1。白球比偏高较为少见,临床可见于失血、脱水、免疫功能抑制等情况;临床上各种影响肝脏白蛋白合成功能,或使白蛋白丢失过多的疾病,一般都可以导致白球比偏低,比如肝炎、肝硬化、肝癌、中毒性肝损伤、肾病、严重烧伤等。
二、胆红素代谢和胆汁淤积情况:
1.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又称非结合胆红素,主要由红细胞分解和破坏而来,是未与肝脏内葡萄糖醛酸结合的胆红素,主要反映肝脏胆红素代谢功能和红细胞分解情况,其正常参考值为0~12μmol/ L。间接胆红素升高包括非疾病因素和疾病因素,非疾病因素包括饱餐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疾病因素常见有肝硬化、肝炎、溶血性贫血等。
2.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又称结合胆红素,主要是由红细胞分解和破坏产生的间接胆红素在肝脏内结合葡萄糖醛酸转化而来的,是反映肝胆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其正常参考值为0~6.8μmol/L。直接胆红素偏高病理性因素常见有肝炎、肝硬化、胆结石等。
3.总胆红素:总胆红素是体内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的总和,其正常参考值为5.13~22.24μmol/ L,由于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起着重要作用,所以肝脏疾病如肝炎、肝硬化等,可导致总胆红素指标升高,胆道疾病如胆结石,也会通过影响胆红素的排出而引起总胆红素的升高。新生儿出现生理性黄疸,会出现总胆红素生理性增高的情况。
三、肝实质损害情况:
1.谷丙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存在于肝脏、心脏细胞中,以肝细胞为主,正常时只少量释放入血,在各种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急性期肝细胞坏死时,谷丙转氨酶会大量释放入血,反映肝细胞的损害,所以此指标是诊断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的重要敏感指标,其正常参考值为0~40U/L。
2.谷草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主要分布于心脏、肝脏、骨骼肌的细胞中,谷草转氨酶升高,常反映这些组织出现了一定损害,比如出现肝炎、心肌梗死等。谷草转氨酶正常参考值男性为0~40U/L,女性为0~35U/L。
(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检验科 吕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