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2023-9-9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痤疮俗称“青春痘”“粉刺”,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以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为主要特征,常常伴有皮脂溢出。痤疮好发于青春期男女,很多青少年都曾有过痤疮的困扰,下面我们来讲解一下痤疮的病因及治疗方法。
一、痤疮的病因
1.雄激素分泌增多。青春期性腺成熟,活动旺盛,雄激素分泌增多,使皮脂腺分泌旺盛,堵塞毛囊,皮脂腺管角化而形成粉刺。
2.菌群失调。皮脂腺中原有正常菌群失调,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并产生分解皮脂的酶,皮脂分解后,产生游离脂肪酸刺激并损伤周围组织,引起皮脂腺及毛囊口为主的炎症反应。
3.毛囊角质化。毛囊角化导致皮脂腺的分泌物无法排出,进而导致毛囊破裂,发生炎症细胞浸润。
4.遗传因素等。痤疮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也与患者日常饮食、作息及精神情况等相关。
二、痤疮的治疗
1.调整生活及饮食习惯。规律作息,避免熬夜,调整饮食习惯,避免摄入高脂、高糖和辛辣食物,均衡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2.药物治疗。由于痤疮严重程度和发病部位不同,因此用药应根据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下面介绍一下治疗痤疮的常用药物。
2.1外用药物治疗。对轻度痤疮可首先选用外用药物治疗,常用的外用药物有以下几种:
(1)外用溶解粉刺类药物。临床上常用维A酸类药物,如维A酸乳膏、阿达帕林凝胶等。此类药物可减轻毛囊上皮角化过度及角质的黏性,进而减少微粉刺的形成,加速粉刺的排除。需要注意的是此类药物初用时常有轻度刺激反应,如出现红斑、烧灼感等,需要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2)外用抗微生物类药物。如过氧苯甲酰及壬二酸。过氧苯甲酰是一种强氧化剂和抗微生物药物,能够有效减少痤疮丙酸杆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具有溶解粉刺及收敛作用;壬二酸能减少皮肤表面、毛囊及皮脂腺内的菌群,尤其是对痤疮丙酸杆菌有抑制及粉刺溶解作用,对不同的痤疮均有效。
(3)外用抗生素。如夫西地酸乳膏、克林霉素凝胶等。此类药物有直接杀菌作用,同时有抗炎、抑制脂肪酶的产生及其活性,抑制局部白细胞的趋化。为避免抗生素的耐药性,常与维A酸类药物及过氧苯甲酰等联合使用。
2.2口服药物治疗。对中重度痤疮可选择口服药物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种药物:
(1)抗生素。常用药物有盐酸多西环素、盐酸米诺环素等。此类药物能抑制痤疮丙酸杆菌和抑制中性粒细胞趋化,使面部皮脂腺中游离脂肪酸含量下降,多用于中、重度痤疮的治疗。需要注意的是盐酸多西环素片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对多西环素不耐受的患者可选择大环内脂类药物治疗。
(2)异维A酸。异维A酸是治疗痤疮的常用药物之一,对粉刺较多、结节、囊肿及聚合性痤疮效果较好。此类药物可使皮脂腺分泌减少,改善毛囊开口处异常角化,并抑制痤疮丙酸杆菌。需要注意的是此类药物不能与盐酸多西环素同用,以免引起假脑瘤反应,育龄期男女服用异维A酸中及前、后3个月应严格避孕。
(3)3.抗雄激素类药物。对伴有雄激素水平过高的痤疮患者可采用抗雄激素治疗,常用药物有疦雌环丙孕酮等。
(4)其他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等,适用于聚合性痤疮及暴发性痤疮,宜小剂量、短期使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3.红蓝光治疗。红蓝光有杀灭痤疮丙酸杆菌和抗炎作用,同时具有修复作用,可用于痤疮的辅助治疗。
4.光动力治疗。具有抑制皮脂分泌、杀灭痤疮丙酸杆菌、免疫调节、改善毛囊口角质形成细胞过度角化、预防和减少瘢痕形成,可作用中重度痤疮或重度痤疮在药物系统治疗失败或效果不佳的替代选择方法。
5.激光与强脉冲光治疗。点阵激光对痤疮瘢痕有一定改善作用,脉冲染料激光及强脉冲光对炎症性痤疮后期出现的红色痘印均有一定改善作用。
痤疮的治疗因人而异,切不可盲目用药,如果有痤疮方面的困扰,可以去正规医院,咨询专业的医生,争取早日战“痘”成功。
(新密市中医院皮肤科 赵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