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安全用药的注意事项与常见误区
2023-9-15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药品是一个特殊的商品,它既能够治病救人,也能带来潜在的副作用。对于儿童而言,由于他们的身体机能尚未完全发育,因此在使用药物时需要特别注意。本文将介绍儿童安全用药的注意事项和常见的误区,希望对家长和监护人有所帮助。
一、儿童安全用药的注意事项
1.遵循医嘱
在使用任何药物之前,家长应先咨询医生或药剂师的建议。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病情、年龄、体重以及药物过敏史等因素来决定是否给孩子用药,以及药物的种类和剂量。家长切勿自行购买和使用药物,以免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2.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在使用任何药物之前,家长必须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物的成分、作用机制、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证等信息。对于成分中含有麻黄碱或非那根等成分的药物,家长需特别注意,因为这些成分可能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损害。
3.正确使用药物
给孩子用药时,家长应根据药品说明书的指示正确使用药物。要注意不要随意更改药物的用法和剂量,不要将不同的药物混合使用。另外,在使用药物时要注意药物的剂型和给药方式,例如口服、外用、注射等,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4.注意观察孩子的反应情况
给孩子用药后,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反应情况。如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药物并尽快就医。同时,家长要留意孩子是否有药物过敏反应,如有过敏反应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所用药物。
5.储存药品的安全性
家长要将药品存放在孩子无法触及的地方,避免孩子误食或误用药物。同时,对于已经过期或不再使用的药品,应及时处理掉,以免对孩子或他人造成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二、儿童安全用药的常见误区
1.误区一:给孩子使用成人药物
许多家长在给孩子使用药物时往往采用成人药物的减量版,认为这样可以有效治疗孩子的病症。然而,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孩子的身体机能和代谢与成人有很大的不同,因此给孩子使用成人药物可能会带来不可预测的风险。因此,家长在给孩子使用药物时一定要遵循医嘱,选择适合孩子的药物种类和剂量。
2.误区二:偏方治疗
许多家长在孩子生病时会选择使用偏方治疗,认为偏方具有神奇的治疗效果。然而,偏方治疗往往没有科学依据,甚至可能含有有害成分,容易对孩子的身体造成损害。因此,家长在使用任何药物治疗孩子病症之前,一定要咨询医生或药剂师的建议,选择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
3.误区三:抗生素滥用
许多家长在孩子生病时会滥用抗生素,认为抗生素是一种“万能药”,可以有效缓解孩子的病症。然而,抗生素只对细菌感染有效,对于病毒感染或过敏等疾病并没有治疗效果。过度使用抗生素还可能导致耐药性的产生,对孩子的身体健康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因此,家长在使用抗生素时一定要遵循医生的建议,严格按照医嘱使用药物。
4.误区四:过多使用退热药
孩子在发热时,许多家长会给孩子使用过多的退热药物,认为这样可以快速降低体温。然而,过度使用退热药物可能导致孩子大量出汗,严重时可能导致脱水或休克。此外,频繁使用退热药物还可能削弱孩子的免疫力,容易导致反复感染。因此,家长在使用退热药物时一定要遵循医生的建议,根据孩子的具体病情和体温情况选择合适的退热药物和剂量。
5.误区五:不注意药品储存和过期药品的处理
许多家长在给孩子用药时往往忽视了药品储存和过期药品的处理。药品储存不当可能导致药品受潮、污染或被误用,影响药效的发挥;而过期药品则可能已经失去药效或者产生有害成分,给孩子带来安全隐患。因此,家长要注意正确储存药品,及时处理过期药品,确保孩子使用安全有效的药物。
结论
儿童安全用药是每个家长和监护人都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给孩子正确使用药物可以有效地缓解病症,但如果不正确使用药物或者滥用药物,就可能给孩子带来潜在的危害。因此,家长和监护人要了解儿童安全用药的注意事项和常见误区,遵循医嘱,正确使用药物,确保孩子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该加强对药品管理和安全使用的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科学素养。
(曲阜市人民医院儿科 吕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