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性流产(RSA)病因分析之遗传因素
2023-9-21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医生,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这已经是我第三次流产了,每次都让我感觉好绝望。我真的很害怕,不知道还会不会有机会拥有一个健康的宝宝……”
“医生,我很害怕下一次怀孕还会以流产结束。每次流产后,我都感觉自己身体有问题,甚至怀疑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
“医生,每次流产后,我都感觉自己陷入了无尽的忧虑和沮丧中……”
复发性流产患者的焦虑情绪常常笼罩着她们,像是一层沉重的阴影,难以摆脱,让人胆战心惊!
《自然流产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0年版)》指出,RSA的病因十分复杂,主要包括:遗传因素、解剖因素、免疫因素、内分泌因素、感染因素、男方因素以及环境心理因素等[1]。遗传因素在其中占据着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遗传因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包括胚胎染色体异常、 夫妇染色体异常及基因异常。
一、胚胎染色体异常
流行病学分析表明,流产的胚胎中染色体异常比例高达50%~60%,是自然流产最常见的原因[2]。胚胎染色体异常主要以数目异常为主,如非整倍体(包括21-三体、13-三体、18-三体及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等)。目前已有证据表明,早期流产的胚胎染色体异常概率高于晚期流产[3]。而随着年龄的增加,特别是35岁以上流产人群,胚胎染色体异常概率明显升高[2]。
二、夫妇染色体异常
目前已有研究表明,RSA夫妇染色体异常比例可达12%[4]。夫妇的染色体异常主要表现为结构异常(如染色体易位、倒位、微缺失和微重复等),少部分为数目异常(如嵌合体和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等)。夫妇双方的异常染色体可以遗传给胚胎,进而导致流产的发生。有研究显示,携带异常染色体的RSA夫妇发生再次流产的风险增加[5]。
三、基因异常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与流产可能相关的基因被发现,基因异常可能是导致RSA 的一个重要因素[6]。这些流产相关基因主要与母体的凝血功能、免疫代谢及胚胎着床、生长发育相关,但具体的原理还有待深入研究。
RSA患者的遗传因素应该怎么诊治?
《复发性流产诊治专家共识(2022)》[7]建议:
推荐 RSA夫妇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
推荐对流产胚胎组织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有条件可联合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
不推荐常规对RSA夫妇或胚胎组织进行WES或WGS。
应注重个体化,建议存在染色体异常的RSA夫妇于再次妊娠前进行遗传咨询;
同源染色体罗氏易位携带者选择避孕,以免反复流产或分娩畸形儿,也可接受供卵或供精通过辅助生殖技术解决生育问题;
常染色体平衡易位及非同源染色体罗氏易位携带者,应行产前诊断,如发现胎儿存在严重染色体异常或畸形,应考虑终止妊娠,再次妊娠前可考虑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
反复出现胚胎或胎儿染色体异常的RSA患者,可考虑PGT;
建议使用PGT的RSA患者同时对其他RSA病因进行筛查治疗,以降低流产再发风险。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 刘曼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