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检查,提前发现脑血管疾病
2023-9-25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1.核磁共振(MRI)是目前临床较为常见的检查方式,与X线和CT检查不同,其主要是利用磁场发出的间断性脉冲波使身体中原子发生共振且释放能量,机器在接收到身体射出的信号后,经过大量计算,最终生成核磁图像,帮助医生判断身体是否发生病变。但部分人群不适合进行此项检查,例如安装有心脏起搏器或其他金属植入物的人。在进行检查前,需要向医生咨询是否适合进行磁共振检查。
2.磁共振检查可以发现脑部的一些病变,如脑梗死、脑出血等,对于一些脑血管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3.虽然磁共振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但仍然需要患者配合,例如在检查过程中保持静止不动。患者可以在检查前向医生咨询相关的注意事项。
4.做核磁共振一定要全面的认识了解禁忌证,才能做到科学性的有效检查诊治。心脏起搏器的植入或金属植入的人不允许做磁共振检查;有过骨折打的内固定金属的人,也不能做此项检查。
总而言之,虽然核磁共振检查不会对身体产生辐射、获取信息全面且图像清晰,但是核磁共振有时间长、易受金属影响等缺点,所以王府医院医生建议大家在选择检查方式时还是要结合自身病情,认真听从医生的建议。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外科一病区 左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