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剂量CT、高分辨CT(薄层)、增强CT之间有什么区别?如何选择
2023-9-26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当发现肺结节,需要定期复查随访,复查的方式就是做胸部CT,那么复查到底需要做什么CT?很多人对低剂量CT、普通平扫CT、高分辨CT、增强CT等各种CT方式分不清,也不太清楚不同CT作用是什么。
下面一文总结一下各种不同类型的胸部CT。
低剂量CT
低剂量CT,顾名思义就是辐射剂量比较低的CT。很多人知道做CT是有辐射的,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不少人甚至因为担心辐射拒绝做CT。于是,1990年Naidich首次提出了低剂量的概念: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降低管电流来降低辐射,同时保证图像诊断要求,其辐射剂量约是普通CT的1/5,约1mSv。低剂量CT并不是特殊的机器,而是通过改变了普通CT机器(一般是64排CT)的参数,但降低了辐射剂量同时,也损失了一部分清晰度,所以他主要用于肺癌高危人群的筛查。低剂量CT仅能用于肺部检查,其他部位不可以用低剂量CT。
普通平扫CT
CT平扫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CT平扫对设备要求比较低,绝大多数基层医院也有配备,价格也最便宜,扫描速度快,一般体检和急诊所做的胸部CT就是这种。普通肺部CT也能观察患者肺部是否有占位或者结构上的变化,也可以观察到肿瘤、淋巴结肿大、转移病灶、肺部炎症等等。通常普通CT层厚在5-10mm,所以对于观察有病变的细小肺部结构有时候就显得力不从心。普通平扫CT辐射剂量比低剂量CT要高一点,但也是在人体可接受的范围内。
高分辨CT(HRCT)
高分辨CT为薄层(1-2mm)扫描,高分辨率算法重建图像的一种检查技术。HRCT主要用于病灶的微细结构,是普通胸部CT平扫的一种补充。HRCT能清晰地显示肺组织的微细结构,如肺小叶气道、血管等,几乎能显示与大体标本相似的形态学改变。主要是用于诊断肺弥漫性病变、肺小结节等肺部疾病,尤其是判断肺结节良恶性有很大帮助,可以判断直径1.5mm以下的异常影像。在相应软件辅助下,还可以进行三维成像,能更清晰的多角度的观察肺结节的细微结构。
增强CT
增强CT是静脉内注射一定剂量的含碘水溶性造影剂,然后在CT机上扫描。做增强CT的目的是强化病灶与周围组织的对比,更有利于发现病灶,同时可以更清晰地显示病灶的范围和性质,为影像科医生提供更多更清晰的信息。比如纵隔部位,由于CT平扫中血管和淋巴结都是等密度,不能很好的区别,做增强CT后血管内有造影剂显示出高密度,如果不做增强扫描,很可能会把一些畸形血管误以为是淋巴结转移,或者把转移淋巴结当做正常的血管。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肺部结节,做增强CT意义不大。
增强CT的造影剂极少数人可能会过敏,需要注意不做增强或者更换不过敏的造影剂。增强CT由于扫描时间长,所接受的辐射量比CT平扫要高。造影剂最终通过肾脏排泄。所以对于严重肾功能不全的人不能做增强CT。做完增强CT后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泄。
切记,有以下情况的患者,不宜进行胸部CT增强检查
1.目前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2.曾有对含碘对比剂过敏的病史。3.目前患有重症肌无力。4.孕妇或备孕者。
有以下情况的患者,需慎行此项检查,需要与临床医师联系,权衡利弊,确认患者是否适合或必须进行CT增强检查。
1.肾功能不全。2.严重心肺疾病:肺动脉高压,支气管哮喘,心力衰竭等。3.糖尿病肾病。4.癫痫或急性神经系统疾病。5.嗜铬细胞瘤。6.骨髓瘤和副球蛋白血症。7.高胱氨酸尿。8.酒精中毒。9.一般情况很差,如恶性肿瘤晚期,全身衰竭者。10.自身免疫性疾病。11.过敏体质。
增强CT注意事项:
1.如患者日常服用双胍类药物,如二甲双胍、苯乙双胍等,请在检查前48小时停用,并一直持续到检查后48小时。(肾功能正常者检查前可不必停用二甲双胍)
2.检查当日早上不要吃固体食物,可以喝水及进少量流食,请携带500-1000ml水,检查前4小时至检查后24小时内,请大量饮水,加速对比剂排泄。也可咨询临床医师采用静脉途径补液。
总结
体检:选择低剂量螺旋CT或普通CT。
发现肺部结节,随访复查。建议:薄层CT或普通CT。
肺部小结节,特别是肺微小结节,随访复查的。建议:薄层CT。
肺部小结节,怀疑恶性的。建议:薄层CT或靶扫描检查。
肺部小结节,怀疑恶性及需要术前定位的。建议:薄层CT+结节三维重建。
肺部包块,怀疑恶性肿瘤或者准备手术的。建议:增强CT。
(新郑市公立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 苗慧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