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毒蛇咬伤自我防护与急救
2023-9-27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每年都会有人因毒蛇咬伤而紧急就诊,被毒蛇咬伤,轻者住院治疗,重者危及生命,所以,预防毒蛇咬伤显得十分重要。如何预防毒蛇咬伤呢?被咬伤后又该怎样进行紧急救治?
一、常见的毒蛇分类
神经毒素性毒蛇:海蛇、金环蛇、银环蛇等
血液毒素性毒蛇:尖吻蝮蛇、竹叶青、烙铁头毒蛇、蝰蛇等
血液毒素性混合神经毒素性毒蛇:眼镜王蛇、眼镜蛇、蝮蛇等
二、毒蛇咬伤的预防
1.在野外活动时,要穿长衣、长裤和高帮鞋子,并将裤脚绑紧,尽量不要使皮肤裸露在外。
2.在林区行走时要戴好帽子,防止悬挂在树上的蛇因为碰到人的脖子而咬人
3.尽量不要走入野生草丛。如不可避免地需要穿过草丛时,可用棍棒边打边通过,以达到“打草惊蛇”的目的:蛇能敏感地“听到”人走动的脚步振动,加上它有较灵敏的触觉,在遇到惊扰或意识到有危险时,往往迅速逃走。利用蛇的这个特点,当你在山间灌木、杂草林地、田野小路劳作、行走时,可先用棍棒敲击可疑有蛇躲藏地方,将蛇驱赶走,减少人与蛇的冲突。
4.设置障碍物阻滞毒蛇侵扰:蛇顺下坡运动较快,向上坡或在光滑的地面上运动缓慢。如果在野外旷地遇到毒蛇的袭击,要冷静沉着,不要直线奔走,更不要向下坡逃跑,可左右拐弯交替地作“之”状行走躲避,或者跑到光滑的地面,也可以达到躲避追袭的目的。
5.切断食源,防止毒蛇出没: 毒蛇外出活动主要是为了觅食生存。蛇类主要鳝鱼、蛙、蜥蜴、鸟、鼠等活体动物,这些小动物活动场所及其繁殖生息地常常是杂草丛生地,乱石堆,房前屋后的墙缝,树洞等潮湿、隐蔽场所,或是自然形成的洞穴,因此,蛇都喜欢到这些地方觅食,甚至成为蛇洞作藏身之地。有时,蛇会因追捕或觅食老鼠进入住宅,出现在房梁、床上、桌下及一些意想不到的地。因此,积极铲除杂草,清理乱石,堵塞墙洞、树洞等洞穴,整理好庭院的柴火堆,搞好野外宿营地附近的环境卫生,均可以减少毒蛇的咬人伤害。如果在家中发现毒蛇,最好不要自行抓捕,要立即远离毒蛇,并拨打110或119,请专业急救人员带上专业抓捕工具前来抓捕。
6.利用药物驱走毒蛇:可利用雄黄粉、硫黄粉、石灰粉等药物产生的强烈刺激性气味预防毒蛇的侵扰。在蛇出没频繁的夏季,每月在房前屋后适当选撒上述物质,可以有效预防蛇进家,达到驱赶毒蛇的目的。
二、毒蛇咬伤的急救
1.保持冷静,避免慌张
被毒蛇咬伤后要保持冷静,记住蛇的样貌特征。同时,应尽量减少活动,因为活动会加快毒素快速向全身扩散,加重中毒程度;伤者应立即坐下或卧下,让伤肢保持低垂位,减少毒液的吸收;在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
2.拔毒牙
毒蛇咬人,大多数出于毒蛇的自我防卫,咬得很紧时又被人用力一甩,毒牙便断在伤口内,往往毒牙内还含有大量毒液,这时以最快速度拔出毒牙,以免更多的涉毒进入体内。
3.火烧:因蛇毒毒液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多肽的酶,遇高温即可变性,使得毒性消失。可用几根火柴头放在伤口上方,点燃火柴头爆灼局部伤口,瞬间的局部高温痛苦较少,而局部的蛇毒成分立即发生凝固而失去活性;对于毒牙较长的蝰蛇科毒蛇及排毒量较大的眼镜王蛇,可采用火针法刺入咬伤伤口,以加热破坏深部组织的毒素,该法最好能在咬伤后数分钟内操作,使用越及时,效果越好,此法应用得当,有利于急救效果,但操作过程需特别注意,以免引起二次伤害。
4.包扎
迅速用可以找到的鞋带、裤带之类的绳子等对伤口近心端5-10厘米处进行结扎,捆绑时需加衬垫,如果手指被咬伤可绑扎指根;手掌或前臂被咬伤可绑扎肘关节上;足部或小腿被咬伤可绑扎膝关节下;大腿被咬伤可绑扎大腿根部。绑扎的目的仅在于阻断毒液经静脉和淋巴回流入心,而不妨碍动脉血的供应,与止血的目的不同。故绑扎无需过紧,它的松紧度掌握在能够使被绑扎的下部肢体动脉搏动稍微减弱为宜,结扎松紧度类似于在医院抽血化验时使用压脉带的程度,且必须每隔15-30分钟松解1-2分钟,避免因肢端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
5.水洗
把伤口放置于干净的流动水下冲洗轻轻揉搓伤口,将皮肤表面和浅层没有进入人体的毒液洗去;同时轻轻挤压创面以排出毒素,避免毒素吸收。如在没有水的情况下,也可使用自己的尿液冲洗伤口。
6.切口
可用小刀把伤口呈“一”字形或“十”字形切开,不用切太深,有渗血就行,并挤出部分渗血。
7.解压:去除受伤部位的各种受限物品,如戒指、手镯、脚链、手表、较紧的衣裤袖子、鞋子等,以免因后续的肿胀导致无法取出,加重局部损害。
8.送医院
做完上述紧急处理后,等待救护车到达。去医院的途中可以根据蛇的样貌体征,用手机搜索对应的毒蛇,以便进入医院时能准确告知医生,采用对应血清进行治疗。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零医院烧伤整形科 韦勇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