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预防的重要性与方法总结
2023-9-28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骨质疏松是一种很常见的骨骼类疾病,特征是骨组织的微结构的破坏和低骨量,骨骼会变得很脆弱,这种情况下,发生骨折的概率也会大大提高,特别是髋部和脊柱的骨折。因此我们要做好骨质疏松的预防工作。
1骨质疏松症状特点
骨质疏松又被称为“静默的杀手”,骨质疏松在初期时,丢失钙量比较少,往往没有任何症状,也不会有疼痛感:但是当年龄逐渐增大,患者会陆续出现背疼、无力,以及腰膝酸软的情况。因此预防骨质疏松应该从年轻时候做起,毕竟骨量在35岁到达峰值后就呈现下降趋势了。
骨质疏松主要症状分别是疼痛,骨折,身高变矮以及驼背等。疼痛感是骨质疏松最主要的症状,患者常常会感到腰背疼痛,关节疼痛,全身疼痛,痛无定处,下肢抽搐等情况。除此之外,可能还会觉得浑身乏力。
骨质疏松受很多方面的影响,比如年龄、生活方式,影响骨代谢的药物及疾病等,很多因素我们并不能在根源上将其控制,因此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
2预防的方法
(1)合理运动
毋庸置疑,运动对骨骼的健康相当重要,有研究发现,爱运动的人在生命的各个阶段,骨密度都要比不爱运动的人高。运动不仅仅可以促进青少年形成峰值骨量,还会减少老年期出现的骨丢失。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比较推荐的运动包括散步,慢跑,太极,瑜伽,跳舞等,包括重量训练及其他抵抗性运动。
(2)均衡饮食
骨骼维持正常的生长和发育离不开营养,建议通过每天的饮食获取骨骼生长所需要的营养。钙是骨组织中最主要的组成成分,除此之外,骨骼还维持人体内的血钙平衡,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从食物中获取身体所需要的钙。平常的饮食中,要多吃一些富含钙、蛋白质、维生素D等营养素的食物。
(3) 注意用药,尽量避免或少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4) 充足日照,直接暴露皮肤于阳光下接受足够紫外线照射,但应避免阳光灼伤皮肤。建议每日晒太阳15-30分钟。
(5) 戒烟,限酒,避免过量饮用咖啡及碳酸饮料。
(6) 采取避免跌倒的生活措施。
(7) 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
钙质可以说是预防骨质疏松重要的物质之一。建议成年人每天的钙质摄入量维持在800mg左右;50岁及以上的人每天的钙质摄入量应该控制在1000mg-1200mg之间。每日钙摄入量包括膳食和钙补充剂中的元素钙总量,营养调查显示我国居民每日膳食约摄入元素钙400mg,故尚需补充元素钙500~600mg/ d 。钙剂选择需考虑钙元素含量、安全性和有效性。对于有高钙血症和高钙尿症患者,应避免补充钙剂;补充钙剂需适量,超大剂量补充钙剂可能增加肾结石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目前尚无充分证据表明单纯补钙可以替代其他抗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在骨质疏松症防治中,钙剂应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
维生素 D :充足的维生素 D 可增加肠钙吸收、促进骨骼矿化、保持肌力、改善平衡和降低跌倒风险等。维生素 D 不足可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增加骨吸收,从而引起或加重骨质疏松症。首先建议接受充足的阳光照射。对于维生素 D 缺乏或不足者,应给予维生素 D 补充剂。对于存在维生素 D 缺乏危险因素人群,有条件时应监测血清250HD和 PTH 水平以指导维生素 D 补充量。为维持骨健康,建议血清25OHD水平保持在20μ g / L (50nmol/ L )以上。
在骨质疏松的治疗过程中,随访和复查同样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议: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建议在确诊骨质疏松后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以便监测病情进展和评估治疗效果。关注骨折愈合情况:对于骨质疏松患者来说,骨折的愈合时间通常较长,需要定期进行X光检查以评估愈合情况。注意疼痛和其他症状的变化:骨质疏松治疗过程中,应关注疼痛和其他症状的变化。如果症状持续加重,可能需要调整治疗方案。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即使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仍需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晒太阳等,以帮助提高治疗效果。
骨质疏松虽然被称为“静默的杀手”,但只要我们了解并积极预防和治疗,就可以降低患病风险和减轻疾病带来的危害。记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检查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关键。让我们共同关注骨骼健康,远离骨质疏松的困扰。
(安康市中医医院骨伤一科 王化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