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胆管结石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2023-9-1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胆管结石属于外科常见疾病,往往会对肝脏和胆道产生损伤,一方面可能会引发胆管炎,使患者出现腹痛、高热等情况。另一方面,如果胆管炎没有及时进行治疗,就可能会影响到肝脏功能,引起肝脓肿、肝纤维化等一系列病变。本文将详细介绍胆管结石的症状及治疗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
一、胆管结石的症状
1.腹痛:胆管结石患者常常出现右上腹或中上腹疼痛,疼痛可能会放射至背部或肩部。疼痛可能为阵发性或持续性,严重时可能导致无法忍受的剧烈疼痛。
2.恶心呕吐:胆管结石患者常常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尤其是在进食油腻食物后,这些症状可能与胆道炎症和胆压升高有关。
3.发热:胆管结石合并感染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症状。发热可能伴随寒战、出汗等表现。
4.黄疸:如果胆管结石阻塞胆道,导致胆汁排出受阻,患者可能会出现黄疸症状。黄疸时皮肤、巩膜、尿液等组织可能会出现黄色。
5.其他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长期慢性炎症刺激还可能导致胆囊炎、肝脏纤维化等并发症。
二、胆管结石的治疗方法
胆管结石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内镜治疗和手术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结石的位置和大小等因素进行选择。
1.药物治疗:对于较小的胆管结石、无症状或轻度症状的患者,可以尝试使用药物治疗,通过改变饮食习惯、减少胆固醇的摄入来缓解症状。药物治疗主要包括胆汁酸药、胆囊收缩剂、保肝药等,可以改善胆道的通畅性和胆汁的流动。但药物治疗效果较慢,可能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
2.内镜治疗:内镜治疗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包括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等。内镜治疗可以取出胆管结石,同时减轻患者的症状。此方法创伤较小,恢复较快,但内镜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出血、感染等。
3手术治疗:对于结石较大、数目较多或合并胆囊炎、胆管炎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手术治疗是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方式包括传统开放手术和微创手术两种。
(1)传统开放手术:传统开放手术是指在腹部进行的手术,需要开腹剖开肝脏和胆管进行结石的切除。传统开放手术需要进行全麻,手术创口较大,恢复时间较长,术后疼痛较重。但是传统开放手术的成功率较高,对于复杂的情况能够较好地处理。
(2)微创手术:微创手术是指通过腹腔镜或内窥镜等微小切口进行的手术,手术创伤小,恢复时间短,术后疼痛轻。微创手术包括腹腔镜手术和经皮经肝胆管镜下手术。腹腔镜手术需要在腹部做3—4个小切口,经过腹腔镜观察和操作进行结石切除;经皮经肝胆管镜下手术需要在背部做小切口,经过经皮穿刺和肝内镜操作进行结石切除。
术后护理:无论采取何种治疗方法,术后护理都非常重要。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合理饮食等都是促进术后恢复的重要措施。同时,定期复查和随访也是监测病情变化和及时处理并发症的重要手段。
总之,了解胆管结石的症状及治疗方法对于维护我们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调整饮食、定期检查、积极治疗原发病等方式预防胆管结石的复发。同时,一旦出现胆管结石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让我们共同关注身体健康,远离胆管结石的困扰。
(夏邑县中医院普外科 张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