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溃疡性结肠炎怎么办

2023-9-12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0

当我们提到溃疡性结肠炎时可能体会不到其严重性,认为是发生在结肠里的炎症。实际上,对于患有溃疡性结肠炎人群来说,肚子隐隐作痛、经常拉肚子、排便时有脓血,严重时大便失禁等症状严重影响着机体的健康与生活。那么得了溃疡性结肠炎该怎么办?不妨试试这几种方法!

1.何为溃疡性结肠炎?

其属于炎性肠病的一种,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环境、免疫等因素有关,常见症状有腹痛、里急后重、腹泻、黏液脓血便等;疾病复发率较高,其中20-49岁人群发生率高。

2.治疗方法

治疗目标为减轻炎症反应、缓解患者身体上的不适、预防疾病复发以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根据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可以实施相对应的治疗方案:

(1)轻度急性发作期

为减轻炎症和症状,常用药物有5-氨基水杨酸制剂(如SASP)、肾上腺皮质激素制剂(如泼尼松)等,有利于促进结肠上皮细胞的修复,但是这些药物不能长期使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2)中度和重度急性发作期

因为病情较为严重,需要使用更强的药物来控制病情,肾上腺皮质激素制剂是常用的药物之一,如甲泼尼龙、泼尼松等,作用机制是抑制免疫反应,减轻炎症和症状;促进结肠上皮细胞的修复,促进肠道黏膜的愈合,从而缓解病情。药物的应用应听从医嘱,控制好用药剂量和时间,以免引发高血糖、骨质疏松等副作用。

(3)维持期

旨在预防复发、减轻炎症和症状,常用药物有5-氨基水杨酸制剂(如SASP、5-ASA),促进结肠上皮细胞修复,预防复发;硫唑嘌呤,抑制免疫反应减轻炎症等。药物的作用机制各不相同,根据医嘱长期服用能够有效预防复发,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这些药物也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如骨髓抑制、肝功能异常、感染等,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反应情况,及时调整用药剂量和频率。

(4)手术治疗

若患者出现药物耐受性,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甚至合并肠梗阻、癌变、多发性息肉、肠穿孔、严重出血等,此时外科治疗是最佳选择,可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目的是消除炎症、减少复发、减轻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术后加强护理,促进恢复。

总之,日常生活中大家不要忽略溃疡性结肠炎的严重性,若存在可疑症状及时就诊。因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性,具体治疗方案有一定的区别,建议根据疾病症状和阶段,听从医生指导用药治疗,保证治疗效果的最大化;若病情比较严重,甚至合并多种疾病,此时手术治疗可能是首选方法。

(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杨俊芳)

责任编辑:星星  一校:曲星  二校:徐琳琳 贾佳丽  三校:杨小玉  一审:赵曦  二审:梁如意  终审:郜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