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你认知“小糖人”
2023-9-1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小糖人”指的是医学上的儿童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所引起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是儿童阶段发生血糖的代谢异常,主要因为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使儿童产生高糖血症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包括糖、蛋白、脂肪代谢异常以及水电解质失衡。近年来,随着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青少年儿童超重肥胖成为公共卫生问题,长期过量食用含糖饮料,患上糖尿病的“小糖人”增多。
一、儿童糖尿病的病因
1.遗传因素:临床发现儿童糖尿病通常与遗传因素有很大的关系。如果父母患有糖尿病,小儿患糖尿病的可能性也会有所提高,糖尿病具有比较强的遗传性。
2.环境因素:儿童长期营养过剩,运动量少,造成超重或者肥胖。体重的超标会导致胰岛素抵抗,长期胰岛素抵抗可能引起胰岛功能下降及血糖升高。
3.免疫状况异常:如果出现了自身免疫状况异常的情况,比如儿童体内出现胰岛素抗体或其他自身抗体,说明体内的自身免疫存在异常。这些抗体会破坏胰岛,使胰岛素分泌下降,可能会诱发儿童患上糖尿病。
二、儿童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1.症状表现:在诊断儿童是否患有糖尿病时,需要先查看其身上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通常情况下,儿童在患上糖尿病后,小便次数会显著增加,当发现儿童上厕所的频率升高时,就需要提高警惕,必要时应积极地带其去往正规医院,开展全面的检查工作,早发现疾病,早进行治疗。
2.空腹血糖测定:除了观察儿童是否有异常症状表现,还可通过空腹血糖测定来诊断是否患有糖尿病。如果空腹血糖测定的浓度值在7毫摩尔每升以下,则表明儿童并未患上糖尿病;如果空腹血糖测定的浓度值超过7毫摩尔每升,则要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做进一步判断。
三、儿童糖尿病的症状表现
1.三多一少:多数患儿有典型的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下降也就是临床常说的三多一少,但婴儿多饮、多尿不容易发现,所以可发生脱水和酮症酸中毒情况发生。
2.精神方面:少数患儿无多食,表现为消瘦伴乏力、精神萎靡等。
3.生长发育的影响:起病缓慢、病程长或治疗不当者生长发育受影响,可有肝大。
4.酸中毒:约有40%患儿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常因感染、过食等因素诱发,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表现为精神萎靡、意识模糊,甚至昏迷、厌食、恶心、呕吐、腹痛、关节或肌肉疼痛、呼吸深快、呼气有酮味、脱水甚至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
四、儿童糖尿病的治疗方法
1.1型糖尿病:目前国际流行的是胰岛素治疗,<5岁的儿童采取短效胰岛素联合中效胰岛素治疗,>6岁的儿童采取速效胰岛素联合长效胰岛素治疗。一般每天注射4针,用长效胰岛素或者是中效胰岛素作为基础铺垫,模仿正常生理胰岛素的基础分泌。在餐前加用3次胰岛素,对抗因为进餐所导致的血糖升高,所以治疗重点是胰岛素。
2.2型糖尿病:是代谢综合征导致,一般称为胰岛素抵抗型糖尿病即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此类糖尿病多发生于年龄稍大的儿童,一般是10岁以上。如果不发生糖尿病的急性危象,一般采用二甲双胍治疗。二甲双胍有减轻体重的作用,同时又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患者体重减轻以后,胰岛功能可有所恢复,可能不需要注射胰岛素,即二甲双胍是治疗的一个主要手段。
糖尿病发生在儿童身上,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及心理健康均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所以需要提高对该种病症的重视程度,一经发现应及时诊治。
(郑州颐和医院内分泌科  齐小峰)